诗中茶味——杜甫

李白,是天才。

杜甫,是勤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有宋人郭祥正,在《招孜佑二长老赏茶》诗中责怪杜甫:“昔人多嗜酒,今我酷怜茶。却怪少陵客,曾无新句夸。”这是对杜甫的误解。

李杜爱酒,也喜茶。

李白留有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使仙人掌茶,声名远播。杜甫则有茶诗9首,虽少却精,不喜茶,何以精。

盛世饮茶,乱世饮酒,杜甫仕途不顺,见证唐由盛而衰,

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悲天悯地,伤春悲秋,怜人惜民,饮酒抒情怀,饮茶抚人心。


且看少陵客,如何以少精取胜。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重过何氏五首·其三》


春日落平台,春风徐徐来。

日暮春风暖,品茗释我怀。

举笔依石拦,落诗枫叶上。

青鸟鸣,蜻蜓立,

如此兴致,却后会无期。

一杯春茶,释的正是杜甫感伤天地运行无常,人事变动不居之忧怀。

仅以“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是少却精,遂成经典。

今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西山之巅,仍有“春风啜茗台”,即乾隆帝取“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二句而名之。


再看杜甫写友人与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寄赞上人》节选

待雨止路干病去,与子同游虎穴龙潭。

愿建得个小茅舍,备下清茶与子同品,

顺着林间幽静路,拜访有你之林丘。

从此与子品茗论诗,来往风流。

如果“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是杜甫一个人的忧思伤怀,那么,“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则是杜甫期许与知己同游的风流愿景。

虎穴龙潭,品茗论诗,

知己同游,快哉快哉!


又看杜甫,客居成都,

携茶进艇,晴看江景。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进艇》


安史之乱,杜甫追随唐玄宗避乱成都,北望长安,昔日繁景恐作满目疮痍,故而黯然神伤。

索性乘艇游江,以释伤怀。与妻看戏蝶,稚子戏水岸。蔗汁与茶汤,盛与老瓷坛,随手一瓢饮,不输玉石缸。

杜甫闲暇时,相伴随身的,

非酒却是茶,真可谓,闷酒闲茶。

杜甫诗中的茶味,

清醇甘冽中又带些许苦味,

犹如杜甫虽身游山林碧水,

心仍忧思家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