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表弟,不得不说下我的表哥,他是我大舅的儿子,也是一个秒人。
他比我大很多,比我母亲小十三岁左右,称呼我母亲为小孃孃,这得感谢外婆给了我五个舅舅和三个阿姨,小时候过年走遍我母亲这边的亲戚正月也过的差不多了,幸好,有四个舅舅是在我们自己村里。
我表哥叫孟春,是外婆家的长房长孙,所以如此取名。他是泥瓦匠,从事泥瓦匠里的铺贴瓷砖类的工作,常年行走于周边村镇和县城,一句话,哪里有活就往哪里走。他最大的优点和妙处在于他了解周边很多信息,聊天只要说起某某来,他鲜有不知道的。知道也就算了,但是他知道某某人的亲属关系和某某人在哪里工作,家庭情况等等;他很清楚我们县城(镇里)这一届的领导人是谁谁等等。只要表哥来我家,就喜欢跟在表哥旁边听他讲些工地上的一些事情和某某人的故事等等,小时候觉得表哥懂得真多,在我眼里是超人。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见识和理解,也学会辨别一些事物了,就开始有点讨厌起表哥来。于是我发现表哥认识的人是多,但是几年下来他讲的还是这么几个人,新添加的人和事并不多,翻来覆去的把这些作为聊天的话头,我就不喜欢听了。另外,他好酒,和我大舅一样,一边喝酒一边反复说着自己的话,一场饭只要他在会延长很多。如果我家隔壁的一个邻居加入饭局,那就更不得了了,其他人都是观众了,他们两个就如相声演员说个不停,最后只有我母亲的出场才能结束这场无休无止的聊天,因为母亲觉得他们的表演影响她的洗碗大业了。
我结婚后,又喜欢表哥来我家了,不论他说什么我又听到高兴了,聚会不就图一热闹的氛围呢。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八卦一下谁家新添人口了,谁家的姑娘嫁了个远地方,谁家和谁家吵架了等等这些家长里短,真的挺好,有时还会嫌这样的聚会时间太短。这也是增加亲戚间情分的一种方式吧。
我母亲这边的亲戚,表兄弟们都喜欢来我家喝茶吃饭聊天,不但是因为我母亲做菜好吃,更因为我母亲在这些表兄弟眼里是绝对的权威,他们小时候顽皮的时候,只要村里人一喊你小嬢嬢(小姨)来了 ,他们会马上收手,而且绝对不敢跑的,站在那里听我母亲的训教。特别是村里的和邻村的表兄弟他们很少有人能逃的掉我母亲的训教,但是他们从没有说过,长大后反而说我母亲管教的对。这大概是因为我母亲在他兄姐们是年轻的,能接受新思想不像我舅舅阿姨他们老一派的做法。所以他们对小嬢嬢(小姨)的从内心的尊重和喜爱。
自从我父母在老家养老后,这些表兄弟偶尔去我家一趟坐一下或者吃个饭,父母都很欢喜,特别是我母亲很高兴,他们精神头比住在城里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