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田往事】(连载)|06 镜河

06  镜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人脖子上搭一条毛巾,两手端着脸盆,脸盆里放着编号茶缸,茶缸里放了几大把米,小雪、香美和新英3人鱼贯出了校门。

出校门向右,约走20米小路一分为二,向左是朝下走向田埂,向右是沿着学校围墙行走的一条小路。

分岔处一棵高大的榕树,榕树边一个矮矮的平房,这是学校的茅厕,供学生们大便用的。而女生宿舍旁边那个是小便处,这个茅厕才是大便处。

小雪、香美和新英3人走过榕树,沿着下行的田埂路,向着镜河的方向走去。眼前正是夕阳西下的光景,此时太阳已经落山,晚霞的余辉把西边的天空染成了绚丽的金黄色,正可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月的黄昏时段,天气虽然不算十分凉爽,但已没有了夏日的燥热。晚饭后在田埂上慢走,令小雪感到轻松和惬意。在远山一层层如墨如黛的背景衬托下,山南村庄的房屋里升起了袅袅炊烟,迎面走来一个老农头戴草帽荷锄而归,身后一个牧童骑在水牛背上越走越近,悠悠的竹笛声时断时续。

经过一段弧形的田埂路,就看见一条小溪流,溪流上横跨着一座小木桥。这就是镜河了。

镜河其实就是一条小溪,她蜿蜒着自北向南流过山南村。河的西岸树木郁郁苍苍,东岸靠着农田,没有大树,只见一些低矮的灌木。河里流水潺潺,水清见底。

“太好了,这水好干净啊!”小雪昨天已经来过镜河2次,今天已是第3次来到小溪,那高兴劲儿依然如初见镜河。这会儿三人走向一个适合下水的位置,踩着河砂和卵石,走进溪水。

“凉爽!”一到水里,小雪、新英和香美就开始玩水,毕竟是十二、十三的孩子。加上经过了一天的挖泥、挑泥的劳作,这会儿正是放松的时候。

“啵、啵、啵”,不远处有个男生在河里打起了水漂,继而几个男生比赛看谁打的水漂多,这一个说3个,那一个说5个,厉害一点的那个说自己本来可以打十几个的,因为这河水太浅,河面不够宽,要是在水塘里打水漂肯定能打十几个。

说着说着,觉得打水漂不够刺激,于是几个男生站在河里疯了似的打起了水仗,有用手浇水的,有用饭盅的,有用毛巾的,最猛的要数用脸盆泼水,浇人一脸一身的,几个人在河里打得不亦乐乎。

河水被搅混浊了,处在下游的同学们犯难了,这还怎么洗脸洗米呢?

“过来这里,我们来挖井。” 夏萍和姐姐秋萍过来了。

很快,秋萍用饭盅在河滩的沙地挖了一个比脸盆口大一倍的圆形沙窝窝,沙窝窝里面立刻渗出来好多清水,好比一口微小的水井。

于是5个人围着小沙井,说说笑笑地又是洗饭盅,又是洗米。

小雪用茶盅从沙井里舀出来一盅水,沙窝里的水看着减少了一些,很快又多了起来。再舀出来一盅,水的位置下降了一点点,没一会儿又升上来了。水的高度总是保持在同一位置,感觉有没完没了的水渗过来。

“啊,太有意思了!”小雪们觉得挖沙井的事非常新鲜。

“为什么要挖沙井?”

“挖沙井渗出来的水,就是河水经过沙子过滤了,比河水更干净!这样就不怕他们上游的人打水仗弄脏了河水啦。”夏萍姐姐现在读初二,她是有经验的。

“新英,你们村里也有一条河吗?”小雪问。

“没有。”“那你们家人喝什么水?”

“喝山泉水。”新英回答。

“山泉水?”香美感觉很新奇。

“我家的房子后面有一座山,山上有很多树木,像森林一样。泉水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

“然后呢?”小雪问。

“我们村的山上还有很多毛竹。我爷爷告诉我说,他的爸爸砍回来竹子,用竹子把水引进家里,泉水流到水缸里存着。几十年来都是这样,随时想喝都有水。”新英说。

小雪、香美听了,简直羡慕得了不得。要知道,小雪和香美她们都是喝井水的,而且她们两个村的井都是那种离水塘很近的泥井,井不深,井沿不高,甚至可以说离地面太近,下大雨的时候,井水是混浊的,天气干旱的季节,水塘里没有了水,水井也跟着干枯。因此,有时候喝水就成了问题,有一年冬天试过走20里山路到远山水库去挑水。

来到山南初中,每天走约300米的田间小路,就可以来到镜河享受到清澈的溪流,小雪感到非常幸福,并对镜河充满好奇和感激之情。

第三天晚餐后,趁着天色尚早,小雪和香美对镜河进行了一番探索。她们沿着镜河往上走,发现就在昨天男生打水漂的位置之上再走约100米,有一个水坝。河水经过水坝,从上往下倾泄,形成瀑布,落差约有2米高。

“怎么没有听秋萍说起?这里竟然还有一个水坝,还有瀑布!”小雪说。

“太好玩了,我们下到水边去看看。”香美边说边往水边走。

“别靠得太近,瀑布下水流太急,水深,危险!”轰轰的瀑布声在耳边响着,小雪必须用很大的声音说话,香美才能听见。

瀑布下水花四溅,砸出一长条形的水潭,看不见底。水潭边的石头大而湿滑,小雪和香美看看这些石头不宜久站,就上到坝上来了。

水坝上面蓄了很深的水,一条水槽把水引到岸边的农田里灌溉去。原来镜河的水就这样自然地流到农田里滋养水稻和庄稼了。

小雪联想到自家村里农民们踩水车灌溉农田,水车吱呀吱呀叫着,一个一个的方形水斗把水从低处往高处拉升,最后水斗走到水车顶部,转动方向,水流入渠,而踩水车的人们累得汗流浃背。

这么对比地想着,小雪觉得山南村的村民是幸运的,他们有镜河的恩赐,不用水车这种低效率的劳动工具,即可轻松享有自然水资源。

山南初中没有水井,师生日常用水都是取自镜河,有人用肩挑,有人用手提,或用盆来端。

学生一日三餐,都是饭后到镜河来洗饭盅,然后洗干净下一顿要做饭的米(洗干净的米放到厨房,下一餐就有饭吃了),同时用脸盆端一盆水回宿舍,作为饮用水。有水壶的同学把水壶灌满,也可以储备一定量的饮用水。

学生们晚餐后来到镜河,除了洗米取水,还有一件事项就是洗头、洗脸、洗脚、洗浴净身。特别是刚开学这几天每天都从事体力劳动,学生们劳作了一天之后,在镜河里洗去一身的汗水、泥土和疲劳,还身体一个干净和清爽,享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镜河就像母亲河,用她甘甜的河水滋养着沿河的居民。然而,镜河并不总是像小雪初见的那样清澈和温柔。

随着在山南初中求学时间的增加,小雪发现镜河的水流受四季气候和雨水影响颇大。冬天进入枯水季节,河水越来越少,沙滩越来越宽。夏天进入洪水季节,镜河水位也会暴涨,那时的镜河水流夹带着大量泥沙,滚滚向前奔流,混浊的河水可能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也不能直接饮用,沙滩被水淹了,已无处可挖沙井。

最严重的一次,镜河发大水,河水漫过堤岸,淹过了岸边的稻田和庄稼,水位一直上升,水流到了山南初中门前。

此是后话。

(未完待续)


作业编号:L03E01,学员编号:35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俺在农村长大,从小嵌入的是农民意识,注定俺这一生也注消不了农夫观念。 那是一个赤日炎炎的夏天,汗流加背的农民撂下锄...
    刘万军L阅读 3,134评论 0 0
  • 小黑总是爱提利家与松。“利家很帅,就像我”,他不怀好意地笑道,“而且很爱老婆,松很漂亮,就像你”。 因忌惮幕府,利...
    小杨NEWS阅读 2,870评论 0 2
  • 今年五一,放假过来商场逛逛,看看有没有东西可以买,经过二姐的服装店面时,看着店内人头攒动的情景突然有感而发。 1、...
    静看世界阅读 5,142评论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