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
胡新建大学毕业后考进政府机关。刚来的时候,科室里的人都管他叫小胡。这个很自然,科里的人全都比他年纪大。几年以后,单位陆继进来了一些比他更年轻的大学生。一般来说,如果他的职务上升了,单位里的人就会按他的职务,管他叫胡科、胡股什么的。可是熬了七八年,他还在原地踏步,所以,众人也就大胡、胡哥这么叫着。胡新建在业务上很优秀,但就是升不上去。关于他升不上去的原因,坊间有这样一种传言,说,组织部门考察时,人家给他下的结论是:不成熟!
“不成熟”这种话,有一次传到他耳朵里,他一笑置之。第二次得到这个信息,他沉默了。而第三次,一听到这个信息后,就不淡定了,甚至变得斯文扫地、直接就骂起来:我怎么不成熟了嘛?是鸟还没长毛还是咋地?当然,考察他的组织部门的人也不会告诉他,这个结论可不是他们给他下的,而是单位主管领导的看法。
一直到了第六年,他的主管领导曲范斌处长升官调走了。这年,他刚好搬到了政府为公务员新建的一个小区。很巧,曾经考察过他的组织部一个姓黎的科长也搬到了这个小区,并且和他同居住在一幢楼内。只是,这个黎科长已经退了休。双休日空闲时,他会和这个已经退了休的老黎下下象棋。两人因此成了棋友、成了忘年之交。
老黎和他免不了会谈到曾经考察过他的事情。老黎问他,你知道为什么三次考察你,你都上不去的原因吗?大胡说,不就是说我“不成熟”吗?老黎说,“不成熟”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大胡说,那具体是指什么呢?老黎说,你还记得六年前发生过的一件让你们领导纠结的事情吗?大胡不解地说,六年前,会有什么事呢?他几乎是搅尽脑汁使劲想了一会,摇摇头说,我想不起来。老黎提示他,就是六年前,有一次等电梯上楼时。一群人挤得太满,电梯超重报警。于是从里面主动下来了两人外来办事的人。电梯还可以再上一个人。这时,你正好来了。你看到眼前的曲范斌,只和他打了个招呼,就说,我先上了!
大胡想了很久,终于想起来了。说,是,是有这么一回事。好像是那天我和二办的小吴赌蓝球了,差点误了上班的点。那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件事?
老黎说,我是有一次跟曲范斌喝酒,酒后闲聊天时,忽然就想到组织科派人过去考察过你几次,想要提拔你。可每次在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总是说你还不成熟。于是,我就问他,你手下那个研究生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就不成熟了?他后来就把这件事情给我说了。我当时就说他,你他妈的心眼也太小了点吧!他说,他那时心里就想,你小子不是目中无人吗。你不是要先上是吧?好啊,只要老子在一天,你就永远也别想上!就是这么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让他对你一直不待见。
老黎推心置腹地对胡新建说,所以在官场混,这种细节以后一定要注意啦。
后来,胡新建成了老黎的女婿。他的任途走得很顺,从主办干事到副科到正科到副处再到正处,他一路都走得很顺利。当然,这和岳父老黎指点,用了他的人脉关系帮助他有关系。
还有,胡新建是个聪明人,当然会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