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缘悲心与正当商业对比的思考

我知我会言多必失,失再多,能唤醒大家思考也值得!

关于结缘与悲心,末学偏见,结果为导向,真正长久利众是大道。一时之利,难以持久。合理公正正向循环的供需交换才能真正长久利众。

无法回避的事实,任何结缘布施的物资和人力成本,全是由某人或某单位承担了的。长期结缘的成本最终都会遇到能否持续的问题,只是成本付出会传导,形式上承担主体有时会变化而已。另外,结缘的效果,施者有悲心,受者不一定都有感恩心,甚至助长个别人的贪心。

反而,公平的交易,付出才有回报,让受者感觉我是在付出后才有得到,我要学会先付出,先播种。末学认为这才是大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差别就在于调动受者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是长久持续的根本。不要让免费成为理所当然,一旦理所当然,感恩心会荡然无存。

故世间大道,运用的对等能量交换的普世规则占了世间主流。如果企业或经营者能私下为公(合理的私利建立在服务大众的基础上),服务大众而满足个体合理需求,从长久利众角度,利众的产品更多更大范围让大众受益了,无论是广告还是其他正当商业行为达到了这个结果。这就是大悲心,可能未存大悲心之念。这种看似商业化的缘,等价等能量交换结下的缘,也许在真正的持续利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