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2020年的春天,由于疫情的爆发被困于家中,除了上网课以外就会在村里走走,听一些大婶大妈们的八卦。

村里有位大婶四岁的孙女雅雅和两岁的孙子天天总爱来我家串门,我自己也是很喜欢小孩子的。晚饭吃过后就在铺着光亮的水泥路的小路上在微醺的路灯底下陪着他们玩闹。

昨晚的月亮格外的明亮,由于家里有事饭烧的晚一些,出门的时候已经七点了,我一如往常去村里的小街上散步,碍于自己视力问题,隐隐约约看到大婶儿拿着一只鞋对着雅雅,走进一看却也看到雅雅脱下一只鞋子模仿着大婶的姿势,仿佛要准备来战似的。

大婶儿的嗓门还是那么大:“你是要跟我对打吗?”

雅雅小声嘟囔着:“谁让你打我,我就打你。”

其实大婶也就是唬唬她,不一会儿也就没事了。 

我坐在路边的石板上发呆,雅雅跑到我身边 ,这时候我就问她:“你为什么要打奶奶。”

她撅着小嘴说:“谁让奶奶要打我,我当然要跟她对打。” 

我趁热打铁的问:“奶奶为什么要打你呢?”“因为我跟弟弟打架了,所以她要打我,那她也不能打我呀。”她歪着脑袋。 

我对她说: “弟弟太小,什么都不懂。但我们雅雅已经上幼儿园了,比弟弟知道的多,老师没告诉过你打自己的长辈是不对的吗?”

她摇摇头,“老师都没说过。”

“奶奶很爱你的,每天照顾你和弟弟,还要洗衣服做饭,是不是很辛苦,如果我们雅雅懂事了,奶奶就不会打你了,还会夸我们雅雅的。”

她似乎是明白了,连连点点头说:“好吧!”

我深深感受到了农村的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幼儿七岁以前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值得思考。

正如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从出生到7岁是人生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

事实的确如此,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经验少,但模仿性特别强,最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这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容易又牢固。

在这一阶段如果教育得法,引导得当,逐步形成优良个性品德。或许在一些人的眼里这些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不用太敏感,学问大了自然就会懂。

我们都听过这样类似的话:我们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而前期,父母和老师就是最好的画师。每一天,新生命都会伴随着大人们的期待而降临,在他们降生的那一刻,便是教育的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