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庸小说人物的命名,往往大有深意。
比如,阿紫和阿朱的名字,来自于《论语》的“恶紫之夺朱也”。
朱为正色,紫为杂色;朱是中节合度的,紫则处处过火。
阿朱娇俏温婉,阿紫刁蛮狠毒。阿朱爱萧峰,是渴求相守,阿紫爱萧峰,则妄图占有。
从名字,呼应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颇有意趣。
又如岳不群,儒冠博雅,俨然君子。但是后来剧情反转,读者方悟到这“不群”,不是卓尔不群的不群,而是“小人党而不群”的不群。伪君子真小人的底细,早在名字里面就坐实了。
包惜弱,是《射雕英雄传》中人物,系杨铁心之妻。虽然并非主角,地位却不容小觑:《射雕》一切故事的缘起,都是因为完颜洪烈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
说到包惜弱的名字,似乎没什么不妥。怜贫惜弱,见得出她心地良善,慈悲为怀。金庸也解释道,“惜弱”这名字,是其村学究父亲按着她的性子起的。
对此,还有一段妙趣横生的描写:
她自幼便心地仁慈,只要见到受了伤的麻雀、田鸡、甚至虫豸蚂蚁之类,必定带回家来妥为喂养,直到伤愈,再放回田野,若是医治不好,就会整天不乐,这脾气大了仍旧不改,以致屋子里养满了诸般虫蚁、小禽小兽。
……红梅村包家老公鸡老母鸡特多,原来包惜弱饲养鸡雏之后,决不肯宰杀一只,父母要吃,只有到市上另买,是以家里每只小鸡都是得享天年,寿终正寝。
成亲之后,夫妻和睦,丈夫杨铁心对她颇为呵护,家里养的禽兽,她不忍杀伤,丈夫也顺着她的性子,无一言责备。
若是生涯太平,天地有限,怜贫惜弱本没有什么不好。可惜,有那么一次,她怜惜了不该怜惜之人。
2、
故事发生时,恰逢包惜弱有孕,杨铁心的结义兄弟之妻李萍,也同样身怀六甲。
郭、杨二人,系水泊梁山好汉之后,学得几手拳击,几招兵器,虽然一文不名,倒也心怀天下。身处偏安之南宋,常思为国尽忠,杀敌疆场。
本来,这些情肠都只在酒后化成几句醉话而已,可是好死不死的,这天他们碰上了丘处机。
丘处机身在道门,亦是心忧天下。一身武功,哪肯草草荒废。金兵,那是杀惯了的。
这日,丘处机追杀金兵,到了牛家村,偶遇郭、杨二人。先是误以对方为敌,后来才发现乃是同道。
漫天大雪,三杯村酒,三人就着酒劲,倾吐平生之志。
对于身居村野、武功平平的郭、杨二人而言,这算是他们最接近江湖的一刻。
本来,酒阑人散之后,归家稳坐,等着妻子平安生产,才是他们应有的生活轨迹。
但这一切,都被包惜弱的“妙手仁心”改变了。
被追杀的金兵之中,有一个漏网之鱼。他身受重伤,身处雪夜的林中,本来不是冻死,就是流血而死。
这是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
包惜弱见了,“慈心顿生。明知此人并非好人,但眼睁睁的见他痛死冻死,心下无论如何不忍。”
微一沉吟,她作了决定:救。
这一念,成了完颜洪烈的天堂,杨铁心的苦海。
3、
后面的事我们都知道:完颜洪烈对她一见钟情,处心积虑要得到她。
不过他既熟稔权谋,又对包惜弱当真有情,所以,豪夺是不行的,只有巧取,才能真正赢得她的心。
他的计谋并不复杂:先杀了杨铁心,让包惜弱文君新寡,再扮司马相如,当她相托终身的良人。
计谋进行得很顺利。这跟他身份高贵、手握大权有关,跟他心狠手辣、演技高超有关,更跟包惜弱软弱而不彻底的个性有关。
其实,这套计谋,前半段借着南宋朝廷的协助,号称要拿人,还算高明;可是后面的半段,实在有些难以自圆其说。
后半段的套路是这样的:乘着包惜弱与丈夫生死相隔,万般无助,完颜洪烈出场了。
他自称名叫颜烈,路过此地见官兵逞凶,故而出手相救,哪知这等巧法,“天缘巧合”,竟救了自己的大恩人。
包惜弱的反应是"脸上一红,转身向里,不再理他。”
虽然不理,但脸上红了这一红,自然是留了缝隙了。
接下来的事情,在包惜弱而言,好似是无可奈何:完颜洪烈先是说帮她寻找亡夫尸首安葬,接着又说去北方躲避官兵捉拿,再然后便亮了身份,大金国六王爷是也。
其实在旁观者而言,事情已经颇为明了了。只是包惜弱仁者见仁,只看出这人对自己有情,丝毫没看出别的古怪。
丈夫已逝,子犹在腹,自己是没有主意、没有依凭的弱女子,而身边是一表人材、一往情深、事事安排妥帖,一味体贴迁就的伟男子。
如何选择,再明显不过了。
4、
包惜弱做了金国的王妃。生了儿子,名完颜康。
完颜洪烈对这前夫之子,视若己出,疼爱非常。对包惜弱,更是千依百顺,万般呵护。
若是包惜弱永远不知道真相,那完颜洪烈真算绝世好男人、好丈夫。
而且,在她与杨铁心重逢之前,她也确实一直不知情。
照这么说,按照一般的逻辑,她既然选了他,也该和他好好地过。
可是包惜弱此时,又是怎么选的呢?
她在王府之中,辟了一间茅屋,居住其中。屋内的摆设,都是派人从牛家村故居运来,还按故居的陈设放置。
我看到这里,真是觉得金庸对包惜弱的嘲讽有点太过辛辣无情。
——身处富贵,不忘故人,看似情深无限,可却已嫁作他人妇。嫁的不是别人,恰是杀夫仇人。
要悼念,要凭吊,在内心辟出一个天地就好,可她偏要辟出一间茅屋,还要千里运犁头,看似念旧,其实何等胶柱鼓瑟。
她做了完颜洪烈的妻子,难道真是命运的无奈?
非也,非也。当日初见,完颜洪烈视她如天人,她也曾脸红心跳。
后来完颜洪烈“救”了她,事事照拂,时时在侧,她初时觉得不妥,如芒在背,但安享着这无微不至,百般殷勤,慢慢却也惯了。
完颜洪烈人才俊朗,身份高贵,为人处事又颇有手段魄力,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丈夫身上没有的。
若是没有分毫动心,她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便从了他呢?
就像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给袭人安排的结局,写宝玉出了家,身为通房丫头的她,开始想殉死,但后来一步步给自己开脱,决定不死了,嫁给了蒋玉菡。
5、
那么对杨铁心,她又是怎么样的感情呢?
当年,他们是村野寻常夫妻,只有柴米油盐,不惯海誓山盟。
离别前的那一晚,他们还是这般家常对话:
这日杨氏夫妇吃过晚饭,包惜弱在灯下给丈夫缝套新衫裤。
杨铁心打好了两双草鞋,把草鞋挂到墙上,记起日间耕田坏了犁头,对包惜弱道:“犁头损啦,明儿叫东村的张木儿加一斤半铁,打一打。”包惜弱道:“好!”
杨铁心瞧着妻子,说道:“我衣衫够穿啦!你身子弱,又有了孩子,好好儿多歇歇,别再给我做衣裳。”
浪迹江湖,生死相依,是爱情;剪烛西窗,春衫针线,也是爱情。
贺铸的《鹧鸪天》怀念亡妻,云:“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真是动人。
杨铁心和包惜弱,不过是世间儿女,如果没有暴风骤雨,他们也就这样一生相依了。
可惜离别来了。离别的场景,也是催人心肝的。
其时,郭、杨二人拼死与官兵相斗,但寡不敌众,郭啸天受伤而死,李萍则被官兵掳去。
杨铁心见了此景,“一夫拼命,万夫莫当”,杀出一条血路,在烟尘中找到包惜弱。
包悄弱乍见丈夫,又惊又喜,扑到了他怀里。杨铁心问道:“大嫂呢?”
包惜弱道:”在前面,给……给官兵捉去啦!”杨铁心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救她。”
包惜弱惊道:“后面又有官兵追来啦!”杨铁心回过头来,果见一队官兵手举火把赶来。杨铁心咬牙道:”大哥已死,我无论如何要救大嫂出来,保全郭家的骨血。要是天可怜见,你我将来还有相见之日。”
包惜弱紧紧搂住丈夫脖子,死不放下,哭道:“咱们永远不能分离,你说过的,咱们就是要死,也死在一块!是吗?你说过的!”
杨铁心心中一酸,抱住妻子亲了亲,硬起心肠拉脱她双手,挺矛往前急追,奔出数十步回头一望,只见妻子哭倒在尘埃之中,后面官兵已赶到她身旁。
初读时,我未曾留意过这段,经了世事沉浮之后,再看到这里,几欲落泪。
情义不能两全。义兄惨死于眼前,于情于理,不能弃他的遗孤于不顾,我若是包惜弱,怎忍深责杨铁心;说过同生共死,你却离我而去,我若是包惜弱,岂能不深责杨铁心。
他掰开了她的手,回头见她落入虎狼之手;她怀着他的孩子,他不管,却选择了要去救大哥的孩子。
世间还有比这更伤心的事吗?
他们虽是寻常夫妻,但有了这场离别,人生便再不寻常。付出过血泪的爱,是最不能忘怀的。
包惜弱最终没有怪杨铁心,因为她以为她已经死去。她不彻底地活着,不彻底地凭吊着,过了十八年。
包、杨二人重逢,是在十八年后。
王府的茅屋之中,相认之时,杨铁心提起了修补犁头和缝补衣服,昨日重现,沧海桑田。
这一次,她为自己作了一回主:“我丈夫没有死,天涯海角我也随了他去。”
可是世间无路,只好双双自尽,相从地下。
6、
我总觉得,金庸是不喜欢包惜弱这等人物的。
她名字和命运,都昭示着,仁心超过了智慧,小则有无谓之事,大则成无妄之灾。
她决定救人,便已错了,由此迎来的悲剧,却无力承担,只能随波逐流。
心中那番过去,却始终放不下。我甚至疑心,她到底是放不下杨铁心这个人本身,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失节”,必须这么做才能得到平静呢?
她嫌死太寒凉,又嫌生太温暖,觉得自己不配,只好在生死之间,寻个苟活处,就这么草草安排。不可谓不苦。
同样的命运,若换了李萍,在完颜洪烈说第一句轻薄话的时候,就会将他啐死。
同样的故事,若换了黄蓉,在完颜洪烈说第一句谎话的时候,就会被她看穿。
同样的困局,若换了赵敏,在完颜洪烈设置第一个难题的时候,就会被她破解。
可是包惜弱,既没有李萍的决绝,又没有黄蓉的聪慧和赵敏的手腕,她惜弱,强者却不怜惜她。
或者说,是因为她弱得美,弱得风情万种,所以作为大男人的完颜洪烈,太怜惜她了?
有一句话,必然会被有的人,放在包惜弱的身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是我并不太喜欢这句话。可怜的人,哪怕可悲、可鄙,乃至可恨,但在他们的天地里,他们所付出的情,伤过的心,和强者一样,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