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邹谦之书二》是王阳明写给弟子邹谦之的信件,它的核心是讨论致良知与学术争鸣的问题,强调去除胜心,回归心学本源。
文中说道:“随事体认天理,即戒慎恐惧功夫。”阳明先生认为这种观点与阳明心学的功夫相差甚远,这是有些人认为事事物物皆有定数,一切事情向外求的观点,偏离“心即理”之本,而阳明先生主张一切向内求,所以两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阳明先生说,我们一定要守住那个本,那个本既是心即理,也就是天理以及良知。事上磨是磨的自己的良知之心,而非事上求理。我们学经典不能只停留在文字方面,而是要用内心去真切的体会,所有的经典是我们开发良知之心的寻宝图,古人是害怕我们没有方向和方法,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这些经典去寻找内心的那些良知,我们要顺着古圣先贤给我们的这条路去寻找,去践行,找到致良知这个宝藏,这才是经典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抱怨、说谎、恭维、纵容是学习致良知路上的四大毒瘤。我们总认为我们自己的说法是对的,一定要超过别人,那在学习致良知的路上也要去除好胜之心。当今的学术之说也是非常的多,往往有时候我们学的越多,越不知道该怎么做,而阳明心学坚持十六字核心,影响更多的人找到那颗良知之心。不要和别人去比,也不要和别人去争去私欲,去除好胜之心,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在他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而为之,用心去体会致良知的奥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