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与衰老面前,怎样做才能活出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整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了“可能心理学”这一全新概念,重新审视了当今高度社会化和标签化的医疗体制,某种程度上也颠覆了我这名小医生对健康、疾病和衰老的僵化、狭隘认知,原来,我们是真的可以为健康生活创造更多可能的。
作者通过科学研究证实,人类心灵世界的奇妙,以及个体抱持的生活信念和态度,会对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分享几个受启发的点:
1.迎接不可能,拥抱可能心理学
不以现状为出发点,而是应该以目标为出发点。从目标出发,我们可以问自己怎样才能达到目标,或者说接近目标。
面对疾病和衰老,我们也许会找到方法适应。但是在可能心理学中,我们要寻找方法去改进,而不是仅仅去适应。
2.健康,无极限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为了方便理解,我们都习惯贴上一个标签,这样我们就不会从其他角度看待这件事了,那些角度也许一样有意义,并且也许更有用。相较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更喜欢确定的看法,只有在连专家也不能确定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沮丧。
我们应该信奉的是不确定性,特别是有关我们健康的不确定性,因为很多医学问题本身就是不确定的。
医学所征服的每种疾病,都曾被认为是不可控的,正是因为某个人把它看作“不确定”的,而非“不可控”的,人们才找到了征服它的方法。
3.诊断不是答案,而是起点
诊断是医学决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就像其他任何标签一样,诊断把不确定的现象看成确定的,只是提供了一个一维视角让我们理解一种多维现象(诊断并没有把所有维度都考虑在内)。诊断描述的是很多个体在一般情况下的体验,并不代表某一个体在任何一个时刻的体验,用一个标签,就把一个人的身份、状况、体验或者潜力全部概括,是极其误导人的。我们最好不要把诊断看作答案或者解释,而是应该看作起点,让其指导我们进一步追问其他问题。
4.心灵健康,身体才能健康
把心灵置于健康状态,从而给身体带来积极的影响。
5.成为健康学习者
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活着,专念健康,让我们摆脱思维定势,突破这些思维定势给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设定的极限,我们要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
千万不要迷信专家
• 主宰健康的是我们自己
智慧是老年人的精神养料,因此,年轻时我们应该努力,这样在年老时才不至于感到空虚。
勿让智慧迷失于知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