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什么?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原则,是每个人必须遵从的品德规范。中国是礼仪之邦,传承了5000年的文化,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古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每个家庭的家规家风,才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家风,并没有限定范围,但是它却在每时每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哪怕是父母不经意的动作,只要对我们有益影响,也可以看做是家风。家风,并不是书写在纸上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它从老祖宗一代传承至今,饱受时间的洗礼,也接受了每一代人的不断完善。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好家风。
一个好家风,最重要的就是孝,而这个孝,不只有孝顺父母,还有敬爱师长,以及报效祖国,只有做到了孝,人生才有动力,从古代传承至今,一直都是这样。其次,是和睦。俗话说:“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只有家庭和睦,民族才能团结,国家才能兴盛,所以和睦应该排第二位。最后,是节俭。节俭是一种尊重,比如:光盘是对农民和厨师的尊重,聆听是对师长及他人的尊重,不乱花钱是对父母的尊重。这些都是节俭。以上三条,是加风中必备的,其他基本全都是以上三条的延伸,也就是说,好家风的基础,就是孝,和睦,节俭。
孝:因为爷爷奶奶不喜欢城市的喧嚣,享受农村的幽静,所以就住在农村里,在老家养养禽畜,在菜园里种点菜。虽然回老家需要做四个小时的车,但每到节假日和寒暑假,父母都要带我和年幼的妹妹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一回到老家,爸爸妈妈就开始帮爷爷奶奶收拾家务,尤其是在春节四个姑姑带着家人回爷爷奶奶家的时候,近20口人的饭菜,妈妈都提前一天准备好食材,好让奶奶歇着。回泰安后,我每周都会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听爷爷讲一些人生大道理。
和睦:加上爷爷奶奶,我们家一共有六口人,不管是谁与谁,都有一层包容,根本吵不起架来,也从没吵过,谁都是那么平和。再加上爸爸妈妈帮爷爷奶奶做了很多,所以我们家是完美的和睦之家。
节俭:爷爷常说:"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老爷爷又是在三年自然灾害饿死的,我们家从来都很节俭,给我的影响也很大。
家风是需要传承的,我们应该完善家风给后代树立正确的道德原则,让社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