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的文学大师

  近来读到两篇散文,一篇是秦牧的《思索三毛之死》,一篇是苇岸的《海子死了》。这是一本关于永恒主题的散文集,这两篇文章挨在一起。读完后,内心凄然,悲怆难以自己!

  三毛与海子的知名度不言而喻。但他们的一生都是在绝望中挣扎,在自杀中结束,留下了世人不解的目光与真挚的文字。真正的文人从来都是孤独的,结局大都是悲戚的。太多的大师以自杀结束一生,自杀的方式各有不同,却殊途同归。梵高,海明威的庄严,川端康成,普拉斯的平静,海子的决绝,老舍的无奈,哈里克罗斯比的另类....,伟大的艺术家们为何都会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上帝是否对他们过于残酷,还是因为他们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上帝害怕了呢?

上帝是自私的,他赋予那些看透一切的人极端敏感,无比感性,神经质的性格,安排坎坷、悲情的命运,让他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痛苦与乏味中,最终导致他们过早的走上不归路。但,上帝终究忘了他们留下文字的深刻与力量。阅读他们的文字,镂骨锥心,振聋发聩。这是用生命写就的文字,百读不厌。指引着有慧根之人继续探究生命的意义,后人或许也会步前辈后尘,但终归留下什么继续激励着后后人!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此时在我眼前强劲的弹奏着,那是对命运的挑战,对上帝的蔑视!文学大师们的灵魂在每一个音符中迸出,飞到每一个有慧根的人的心中,然后集体飞到天堂与上帝进行无声的对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