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方,大多以面食为主。如果北方的女人说不会包包子,就和说南方人不会焖米饭一样,这都是小概率事件。当然,在如今这个年代,不会包包子焖米饭的大有人在。但说到中年妇女,不会干这些,就有点被人笑掉大牙了。
我竟然还会包包子。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这包包子的技术是跟谁学的,好像当年看着娘包包子,然后触类旁通,潜移默化中也就慢慢地学会了。至于好看不好看,那就另当别论,关键好吃就行啊,不都说“包子好吃不在褶”吗?
想想我的很多厨艺都是自学的。结婚前,家里的包包子、蒸馒头的这些活计,一般是轮不到我的,这就是上面有两个姐姐的好处。我是家里的小女儿,虽然我还有个弟弟是老幺,但是他长的比我高,胆子比我大,我也充不了姐姐的角色。总体来说,我倒好像是家里的老小,技术活有人做,大事小事我跟随就行,或者说我打杂就行。娘也从来没把我当成一个大人对待,况且我从小也不喜欢家务事,就爱在村里疯跑,或者约几个小伙伴去玩。
真正的开始干家务活是从结婚以后,老公家在外地,我们在婚前便买了楼房。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家务事平常根本就不做。对于两个从来没正经做过家务活的我们来说,结婚了,一切都得做起来。炒菜、蒸馒头,熬粥,这些解决温饱的基本事情,都得做啊!于是我开始发面蒸馒头,在跌跌撞撞中,在馒头慢慢有能铬着牙,到又宣又软,通过无数次实践后,我终于能做出又白又软的馒头了。
但包包子我一直不敢学,这可是个技术活。这不仅要求面,也要求馅,而且将馅放到面片上,捏出褶,不破不露馅,考验的是真功夫。
在不确定自己能掌握这项技术之前,我学会了观察。在娘包包子的时候,我打下手,看着她怎么调馅,怎么做面皮,最关键是怎么捏褶?
娘一般包包子以茴香、韭菜、白菜、冬瓜馅居多。一般根据季节性选择不同的馅料。娘说茴香、冬瓜、白菜都喜肉,而且还得用五花肉最好,这样做出的包子吃着香。只有韭菜馅,可肉可三鲜馅。包包子的面和蒸馒头的面有所不同,要偏软一点。不然不好捏褶。
原来,我很多的技艺还都是从娘那里学来的呢。记得第一次包包子的时候,看着娘左手拖着包子皮,右手捏着褶,左右手相互配合协调,几下子一个包子就出手了。我拿起皮,放上馅,也学着娘的样子包,可是右手一扯皮就把皮扯坏了。娘说“放上馅以后,你先用左手掌掏好了,把馅均匀的铺在中间,用手掌托起自成凹形,你左手大拇指要摁着馅,要边摁边配合右手动,右手要轻轻的扯皮,一个褶一个褶的均匀拉扯,看着我的手,这样这样。”娘一边说,一边慢慢地分解动作,我拿着包子慢慢地跟着娘说的节奏来,不是左手不动,就是右手捏褶捏扁了,最终一个看上去能叫包子的物体出现了,我也就越来越会包了,包的也越来越好看了。
今天中午,早早发好了面,准备再温习一下包包子的技艺。来一个手切肉馅正宗的吴氏大包子。
下午下班,嘱咐老公买韭菜、茴香两种菜做馅。他却只从小摊上买了一种韭菜,说没有茴香,我又在超市卖菜的区域找到了茴香。回到家他开始摘菜,我去切肉。我切好肉,他的韭菜也就摘完了,他放到水盆里就不管了,说不会做。我就纳闷了,怎么连洗个菜都不会?我又让他去摘茴香,他老大不愿意的去干,还抱怨什么,还不如不吃包子呢,真费劲。年纪大了,也不爱生气了,他不做就自己做咯。我洗菜切菜,不大一会儿就折腾好了两种馅,韭菜肉、茴香肉。
接下来,又揉面,擀皮,最后进入关键工序包包子。由于今天的面软,馅也有点软,所以做出来的韭菜馅的包子软塌塌的。包了几个后我一看面太软,这不行。我又呛了一些干面进去,再包出来的包子就硬挺着了。看来干任何事情都得掌握好分寸,多一点不好,少一点也不好,恰恰好是最好。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热腾腾的包子出锅了。好吃的很。
包子会包了,但教我包包子的娘却不在了。如果让她看到我包的包子样子,她又该指点我二三了。她会笑着说我“你咋这么笨呢,包个包子这么难看。”
上图片。吴氏大包子。(是有点丑,不过还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