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保险圈里出了个尊享e生,朋友圈都刷屏了,各路神仙都推荐,软文铺天盖地,创新、颠覆、三马,眼瞅着要上天了。行长我保险从业14年,专业健康保险12年,从事精算10年,也算老司机了,而且有点职业病,不上手算算心里不安生,所以百忙之中,夜深人静后翻出定价模型,认认真真,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的算了算这款产品的风险保费。
什么是风险保费:就是某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的数学期望值。简单说就是不加任何佐料的保险费。在风险保费的基础上加上风险附加因子(就是经常说的Risk loading),那么就成了净保费;在净保费的基础上加上利润附加因子和费用附加因子,那么就得到了毛保费。
今天,行长就算一下众安这款产品的风险保费,看看毛保费里风险保费的比例有多大。行长是个急性子,咱直接看结果吧,如下图。
听说众安的精算师看了十几遍产品,作为老精算师的行长,也算了三次,没错,就是这个数!
因此,众安这个产品的保费,并不便宜!所以,说保费超低可以认定为广告用语,人家明明有利润的。
在看过底裤以后,有几个基本要素还是要明确一下的,毕竟保险产品的定价非同小可,涉及很多人的利益,更涉及一家公司的经营风险。
首先,这个产品的第一个要点就是有没有社保,对于有社保的人,社保赔付之后众安产品再理赔,因此,对于同一个赔案,社会保险赔付的越多,众安赔付的就越少。社会保险有三大类: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这三类社会保险的保障程度差别还是挺大的。一般的,城镇职工的保障程度较高,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的保障程度低一些。而众安的产品没有分这么细,只要有社保,就一个价格。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众安的产品,城镇居民比城镇职工划算,这一点在我们那个风险保费占比的图里也能看出来;其二,从这个侧面也能看出众安产品的风险边际是足够高的,呵呵,他的产品不便宜。
其次,全国社保政策迥异,行长在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从业多年,对全国各省市社会医疗保险政策了解的还算深入,要计算众安这款产品的风险保费,要一个个省市的去查社保政策,看当地的医疗费用水平,对标我们的精算模型,这样的工作量忒大了,行长没有这么多闲工夫,只选用了北京、石家庄为样本,做算数平均,计算了上面的结果。因此,我也挺好奇众安的精算师们是怎么计算她们的保费的。
第三,这是一款一年期产品,很多花费额度较大的住院治疗是旷日持久的,很多病程超过了一年,或者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责任,但在保险期间结束时并没有结束治疗,这时候,被保险人需要续保,这款产品不是保证续保的,保险公司有权利拒绝续保。但是,在行长的测算里,没有考虑续保不能的情况,也就是假设不管病程多长都能获得全部赔付。
既然这款产品这么火,那么多要买的粉丝,咱再研究下谁购买比较合适
1. 20岁以下的没有社保的人购买是比较划算的,也建议众安再看看这部分定价是不是有点低了呢?别真弄成死差损了啊。所以,家长给孩子买一个还是不错的。
2. 城镇职工还是别买了,不划算,真的,你交的保费大概只有三成用在自己的身上了。
最后,行长还想解释下为什么我们大家看起来这么给力的产品,为什么保险公司还是那么赚钱呢?这就是保险公司产品设计的巧妙了,所谓买的不如卖的精吗,尤其是还经过了精算师们十几次的打磨
1、200万的高保额,怎么也很值钱吧。这一点恰恰医疗费用保险里面最黑暗的一个常识。医疗费用的分布有点像对数正态分布,但尾部要厚很多,举个例子,看看费率如何根据保险责任不同而变化。假设住院医疗费用的均值是1万元,发生住院的概率是10%。如果保额为两万元,保费是800元;保额为10万,保费是900元;保额是30万,保费是950元;保额是200万,保费是980元;保额是1亿元,保费是999。也就是说,越到后面,保额越不值钱。因为发生的概率越来越低了。所以,200万保额和20万保额,保额增加到10倍,保费也许只增加了10%。这个高保额的设计是不是就很巧妙了呢。
2、在精算师的眼中,1万的起付线比200万保额更值钱。还是因为医疗费用的分布,这个分布类似对数正态分布,1万以内的医疗费用发生的概率是很高很高的,设计了这个起付线,对降低风险保险费是很有力的,这是一个普通人不容易发现的key。
3、非保证续保。保证续保意味着保险公司不能拒保,保证续保条款对于一年期保险产品来讲是属性上的变化,有保证续保的产品在实际上提供了长期持续的保障,反之则是地道的短期保险。而医疗风险是比生命风险更需要长期保障的风险。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上的保证续保产品曾经出现过,现在也有在售的,但众安是财险公司,不能经营长期保险(中国监管规定保证续保的一年期产品属于长期保险),所以不提供保证续保条款,我想另一方面,众安也不想提供保证续保吧。
4、限于住院责任。众安的产品里有关于门诊的描述,这个门诊和基本医疗的门诊特殊病相关联,属于住院属性,顺便拿来做个营销的由头。而住院的发生率低,保险成本也低,如果真的加了实实在在的门急诊责任,恐怕是真的要亏本了。
除了定价上帮助大家理解产品,产品宣传上也有些事需要各位看官在付出银子的时候考虑清楚。如果仔细阅读条款,就会发现,并非所有社保不报的医药品都在报销范围之内。举例来说,很多免疫调节类的药品是不保的,而这类药品也不在社保报销范围内,并且一般价格偏贵。
虽然这款产品没有想象中那么劲爆和“便宜”,但是它相对于市面上的其他产品还是非常有特点的。
中段到高额的医疗花费实际上是很多人真正的风险所在。因为便宜的医疗费是可以自己负担的,甚至购买保险的金额会远远超过实际能报销的花费。因此这款产品对高额的医疗消费的保障确实是针对了会对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低频率高损失的事件。
定价上的偏高可能有很多综合的原因,毕竟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风险附加高一点也是有情可原的,况且这款产品有高达33%的推广成本,偏高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三点:
1. 超过33%的推广成本。对这个网上有分析的,行长就不说了。
2. 保险产品的购买会影响消费行为模式,同样的疾病,有了保险后,对于治疗方案和用药的选择可能都会产生变化(直接来说,就是可能会尽量选择更好的药品的治疗方案,也就是造成比以前更贵的医疗消费)。这种影响的程度目前是未知的,特别是对于重大的疾病,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众安可能在定价时考虑到了这种风险因素做了模型的调整。
3. 另一个是逆选择的问题。这样的高额的,针对比较严重的疾病的保险,是否会更加吸引健康状较差的人来投保呢?这也是保险公司需要承担和控制的风险之一。这对于费用的影响也是重大的。我们评价的建模数据来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包括这些因素。
总的来说,虽然产品本身没有太多新意,但毕竟是产品丰富的一个过程,对于想投保的人们,希望以上的信息可以帮助你更理智的看待产品,选择更适合你的保险。也希望未来在产品赔付等等上有一些经验和数据支持后,定价可以更加的符合风险,更加“真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