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就是你问孩子,你这么优秀,你爸妈都是怎么教育你的。娃的回答是,“我爸妈也没怎么教育我啊。”那你才算得上牛X 了父母了。
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但是究竟该怎么才算是把孩子教育好,这是所有父母都一直在寻求答案的问题,因为家庭的成长环境,和孩子先天的性格都会有着千差万别。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好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武亦姝。当期飞花令的主题字是“月”,武亦姝答题过程中自信满满,比赛中需要重新再说一句带月的诗时脱口而出的是《诗经》里《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最后打败了博士生陈更获得冠军。高一的小丫头,就有如此的强大的实力和气场,真是要膜拜交膝盖了。
由于这个小丫头的酷酷表现当时确实刮起了学习诗词的旋风,而我当时还没有生娃,看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怎么才能爱上诗词。当了母亲,看完《教练型父母》,不知怎的让我想起了武亦姝,她那神态自若的神态,那种散发出来的才情还有那对可爱的招风耳,再次燃起了我的好奇心,这小丫头怎么就那么厉害?
去度娘问了一下小丫头的简历。亦姝小学就读于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初中就读于兰生复旦中学,2016年被复旦附中提前录取。武亦姝把陆游、苏轼、李白封为自己“三大偶像”。武亦姝还曾经参加过首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实践活动,并在3万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网络人气作品投票第一名。下图是她的文章。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母的背景我没有查到,但仅从文章上看就可以看出,他的父母也是喜欢古韵味十足的东西,在诗词方面也一定是从小就给了孩子很好的学习氛围,才会让孩子爱上诗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再看下她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连续九届十八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教育项目研究成员校、上海市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校长培训实验基地、长宁区数学实验基地……好奇心驱使我查了一下附近的房价,如下图。能住这样的房子,看来经济实力也不必多说了。复旦中学更不用多介绍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教学环境再加上现在社会上掀起的诗词热潮必然让小丫头暴露在聚光灯下,也给我们观众一种试听享受。但作为过来人,我们心里都记得,自己背古诗词的痛苦经历。这小丫头的父母一定是非常会营造学习氛围,也非常爱护孩子兴趣的牛人,学校里也一定有十分注重培养孩子这一兴趣的老师,不然,在平时学习任务就不少情况下,还可以看那么多书和背那么多诗词,不知仅仅靠孩子自己就可以办到的。
武亦姝只有一个,谁也不可以复制,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孩子的闪光点,就去抹杀掉自己孩子的优点,明明孩子对诗词没兴趣,非要买一堆书籍让孩子看,这些都是错误的。作为父母,我们看到好的要关注,但更多的是要学习好的方面和借鉴经验,绝不是生搬硬套。图片发自简书App
要从心底里去爱孩子。
不管你有没有想清楚到底为什么要稀里糊涂的做了父母,为什么要养孩子,你都要正视目前的状况,你已经是父母了,你能给予孩子的可能是物质上有所偏差,但“爱”,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你想太多,就是与生俱来,我们的爱要简单、纯粹、要如水一般的柔和,这样不管是什么样的坚硬的石头都会被你滋润的光滑圆润。
爱孩子,我们不可以带这功利心,不能把孩子作为投资,因为你有这种想法,就说明你的爱已经不再纯粹;我们的爱要表里如一,不能嘴上说爱孩子,当孩子出点小错误或者淘气你就气的变成怪兽,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小情绪而借题发挥,把怨气全都放在孩子身上;除了素养、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我们不应该给孩子设定任何的框架,孩子的特性不同,谁说学习好的孩子就一定是优秀的,谁说孩子就一定要考个特长证书才能在社会上吃的开。我们要从爱的角度去欣赏孩子的一切,多看孩子的优点,不要总去批评孩子的缺点,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变得优秀,缺点就会越来越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兴趣要去呵护,不要吓到孩子。
孩子的好奇心是我们大人体会不到的,他会对什么东西都充满了好奇,也会对很多东西充满兴趣。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也越来越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但孩子的兴趣真的是由心而发,不会去想学这个对我以后能有什么用处,做这个我可以跟别人炫耀什么。比如孩子对绘画感兴趣的时候,我们要去做好鼓励和引导,最好有时间去陪伴孩子一起画,让宝宝的兴趣成为你们亲子时光最美好的时刻,孩子又怎么会讨厌画画呢,在她的记忆里画画是件有爸爸妈妈,有爱,有趣的乐事,以后一定会经常画。
千万不要一看到孩子爱画画就马上去报个班,把孩子丢到陌生的绘画课里,让孩子自己去学,这样很容易把孩子的兴趣吓跑,因为在她的记忆里只有生硬的美术课时间表和送忙接送的爸爸妈妈的身影。不管是美术还是音乐,培养孩子的乐趣这个其实还是很简单的,主要有父母的陪伴,有了自己开展练习的习惯,就可以找专业人士进行辅导了,孩子的进步也一定神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家长是老师也孩子的桥
天下没有教不会学生,也没有一无是处的老师,老师和学生看着是理所当然的cp ,但实际上,真的默契起来,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磨合剂的,这个磨合剂就是父母,从孩子口中得知的父母,还有从老师口中得知的孩子都不一定都是真是的,作为父母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引导孩子多看老师的优点,也多跟老师交流,面对老师,不要一味地只想去送礼,你不了解老师,跑马屁也拍不对地方,你需要知道老师的优点,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行为上自然就会让老师感受得到那种欣赏。谁不喜欢真心欣赏自己的人呢?她又怎么可能不好好给你教孩子呢?人都是互相的。做父母的就是要搭好桥,让学生在学校好好学习,老师可以好好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