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光,从在被窝里流眼泪,打电话控制不住哭泣,到后来习惯眷恋如今的怀念。我不会忘记清溪水库的是多么清澈,我在那里呆的时光多么欢畅。年少轻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结束。虽然现在依然少女心,可是思想已然没有从前那么纯粹了。我曾经笑声爽朗,笑脸天真无邪。现在眉宇里总有了淡淡的忧愁。这是岁月的礼物还是伤口?
人们常说,人会记住自己经历的特别难熬的岁月,你所经受的苦难日后都将照亮你的路。像苦行僧一样穿行在图书馆、寝室和教室,每天阅览全球资讯杂志期刊,我的世界变得空前大,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体会到生活的广度和厚度。我开始觉得自己眼前世界的渺小。我选了世界旅游选修课,讲台上旅游管理系那个长的好看举止优雅得体的女老师,给我们讲北欧的丹麦、芬兰、瑞典等国家,那一刻我深深着迷。
我爱上了那个叫做北欧的冰天雪地的纯净的地方。那里是童话的世界,是晶莹剔透的。
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我愈来愈想念我的大学生活,我也想念那种和伙伴们天南海北地聊的悠然,我希望认识更多丰富有趣的人,攫取更多的新鲜资源和信息,我向往大城市,因为它每天都是新的。而在乡村久了,山外还是山,触目皆是平常之景。可是天知道我每每在异乡,看到陕A会雀跃,每每会看看存在手机里的家乡山水和门前的大桥。也会有孤苦伶仃的漂泊怆然。
可是,小地方的闭塞是真的,人情世故更加浓厚也是真的,大部分靠拼爹的关系也是真的,所以今年那么多人回家后感觉压力大又逃回了北上广。年轻人怎么能一辈子困在小县城,将自己锁定在小天地里。这样的局限性你不出去是感受不到的。回家后这种要出去的感觉又尤甚。我该如何平衡自己?
也许家乡呆久了,也能逐渐适应并看到她的美和壮阔绮丽吧。
去年在培训班上班,培训班前面是崇山峻岭,连绵起伏的山脉,围绕在汉江周围,好似伸手就可以抓住它一般。远山如眉黛,山色空蒙雨亦奇。每每雨后的早晨,群山就笼罩在这雾蒙蒙的意境之中,云雾缭绕似仙境。
我也曾踱步于县城周围,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人们对一个地方熟悉之后都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很小,但是其实很多角落我们的步伐还未曾涉足。每次离开家乡,再回到这里,逛到县城我都会有一种新鲜的感觉。一来可以找回过去来过这儿的真实岁月,二来想看看县城旧貌换新颜后的变化。
沿着街道一直走,路边的花卉多了起来,整个明清老街为创建生态旅游城市都做出了一番改变。街道两旁的屋檐上挂着花盆,花盆里的花儿姹紫嫣红,整个老城的色彩都显现出了明媚清丽,平添了几分人文基调和雅致。这真是极好的!
同事是个来自周边临近县城的姑娘,十分喜欢我家乡的这个县城,喜欢它的格局和它的布置,喜欢这里的生活。而我此刻正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能一窥它的真面目。同事看我的家乡,定能看到别具一格的美,这跟在这里看惯了它的我是不一样的。我感到很可惜,自己竟然发现不了它的美,心头有些赧然。我不才应该是那个作为东道主为同事介绍我的家乡的那个人吗,怎么我倒对它漠然起来?学生时代,曾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那个愿望又飘向了哪里?我心里开始慌张起来。
到底是四处漂泊让我有了四海为家的心么,还是家乡旧时记忆的远去让我觉得振兴无望,我跟我家乡的距离终于是愈来愈渐行渐远了吗?
我记得我在远离家乡几千公里的远方小城,梦里是田园,小径,总是能找到回家的路,可是梦里家的样子总是那么陌生,醒来惊出一身冷汗。离家万里,却是活的最清醒的时刻,那一刻明白亲情离别的分量,知道家乡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风筝飞多远,手里的线还是握在家乡,家乡永远是我心里的牵挂,大抵是因为那里有深爱的人。
我记得我怎样在异乡关注上过的中学的贴吧,发过很多感人至深的怀念学校时光的帖子。我搜寻家乡的资料,看新闻上对家乡的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可能还没有外人或游客了解得多。从来没有那个时刻,对家乡这么好奇,觉得她得一切都想知道,查阅资料的时候,才发现我对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是这么地不熟悉,这么地孤陋寡闻。
我甚至搜到家乡一个本土的摇滚乐队,还饶有兴致地听了那首创作的歌曲。如果不是远离家乡,受这份牵挂的驱使,我是绝对没有闲情逸致来搜索这些。
我在大学培养了自己的热爱,积极加入社团参加活动和同学教师间的聚会,尽可能地发现自己兴趣所在。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爱上了看书和写作,每天都会记录日记,也开始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如果录用了心里很雀跃。这个时候,我开始关注家乡的作家,有好几位都发表了作品,也是作家协会的会员。我很感激这段孤独的岁月,也感觉和家乡又建立起神秘莫测的联系。
每次有一点新的快乐和成绩,总是想和家乡分享。
因为社团,我有幸去到精神病院和老人院。精神病人如果没有受到刺激,他们也不会有反常的举动。他们大多数情况下表情是呆滞的,但也会和我们一起做简单的游戏。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和我们打乒乓,每次看到我们来,就像见到自己的孙子孙女来看他们一样的激动,我想起了外公外婆,爷爷。这是一样的老人,他们的生活在敬老院里,也不知道我们走后他们的情况是怎么样,多想到外婆的厨房看到外婆,也像和这些老人一样和他们聊聊天,说说话。这对老年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啊。
傈僳族,彝族和纳西族的人民热情好客,忘不掉他们脸上的淳朴,心里绵延的善意。我和热情的外教老师去爬山,登上山顶。我站在山顶那一刻意义重大。回到家的我无数次对比过家乡的山和那个我生活过的异乡有什么异同。我和朋友们去雪山,去坐缆车,在雪地里拍照。那是我人生中清苦的学生时代,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没有它们,不会有现在这样心境的我。
我感激自己在异乡每一个坚实的脚印。这是我若干个想要再次离开家乡的理由,因为我曾经在没有人为我遮风挡雨的时候变得更好了,我有了一大群天南海北的朋友,我在外面自由自在地遨游,每次触礁,虽然分外想回家,但好了之后,又开始想不顾一切逃离这个身心的牢笼。外面工作一年多,疲惫的时候特别想家,每当看到别的女孩子都在父母跟前安稳快乐地生活,嫁了人家,心里的孤独会无限放大。终究是有束缚。
父母的爱,家乡的羁绊,都是滋生懒惰安逸的温床。我渴望搏击,人生如白驹过隙,活时尽兴,去无所羁。
距离产生美和遗憾,这份遗憾可以让你心心念念,朝思暮想那个地方。可一旦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在我身上是鲜活的例子。失去和家乡的地域上的连接,和父母距离上的连接,我才知道我一直拥有着的是什么:是父母的悉心守护,是家乡默默无闻的润育。
现在才明白春运那些回家的人。也突然感受到那些异国留学的人的心里的凄苦,不足为外人道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吧。而此刻,我是多想奔向远方,投入远方的怀抱,在远方感受这片土地的炽热啊。我不知道远方有什么魔力在召唤着我,但我此刻只想逃离家乡的怀抱,仿佛只有和它保持一定的距离我才能更加认识自己,带着另一种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
原谅我一生狂放不羁爱自由,却满含眼泪,爱你爱得深沉。待在你身边,一天天迷失自己,也不再觉得你可爱。
人若是离开故乡,像树离了土,只怕我挣了全世界的财富,却够不着幸福······”,李剑青低吟浅唱,却让我怔仲无限。我爱你,可我想远远地爱你。距离才能让我真正看清自己的心。感受到对你的爱。
也总是铁马冰河入门来,不熟悉的建筑和风景,让我恍然穿越到了前世的时空,如果有前世。
我想做生活最好的记录者。不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