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林清玄,却总觉得笔下的文字太浅显。总觉得在这样伟大的作家面前,我的语言会显得苍白无力。可是内心深藏的一份情感又无法倾诉。哪怕是拙劣的文字也想留下一丝纪念的痕迹。
时至今日,我依然无法接受他已经不在人间的事实。总觉得他还活着。脑海里浮现各种各样属于他的身影:童年的他追随父亲在林中打猎;母亲牵着他的手穿过雪白的芒花丛;他在温一壶月光下酒中感悟人生;他站在三生石上,遇见了自己的旧精魂……是的,他的精神长存,他依然用他真挚的心灵感染着每一个人,就像他的文字那样温暖人心却有力量。
我喜欢一切带有禅意的文字,就好比我喜欢古代诗人王维。喜欢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幽雅;喜欢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更喜欢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在。那么我喜欢当代的林清玄,也是因为他的文字里富有深刻的禅味。他的文章简约明快,深邃睿智,富含哲理。他带着一颗慈悲心和柔软心去感知世界万物,去抒发自己的情怀,在无情物中观见有情生。不管这个世界有多浮躁,他总是能给你一方宁静。不管你的内心有多烦恼,他总是能让你回归平和。读他的文字犹如春风拂面,霎时间眼前变得景清气明,令你心旷神怡……
小学生虽读过他的《桃花心木》,但对作者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真正认识林清玄是在初一的时候,那时我翻阅《读者》,适逢他的那一句“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读到这句话,我顿时豁然开朗,内心充满欣喜。从此,我就深深爱上了这句话,深深爱上了林清玄的文字。我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记在心底,一直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心美、情深的人。
高中,我偶然间拿到一本《林清玄散文集》,迫不及待打开目录,吸引我阅读的第一篇便是《三生石上旧精魂》。单单看文题,会觉得带有神话色彩,但看了内容你又深陷其中,感慨不已。文章讲的是富家子弟李源和圆泽禅师相约来世,再续前缘的故事,读来无不令人动容。这个故事我至今读了五六遍,就是因为故事太美,它把朋友的真情、人的本性、生命的轮回融合其中,虽历经两世,但初心不改。今生今世的我们,是否再也难寻如此真挚的情谊呢?故事虽然玄乎,但林清玄说:“也不是那么玄的……有时候一首诗,一个古人,感觉上竟像相识很久的知己;甚至有时偏爱一种颜色、一种花香、一种声音,却完全说不出理由……”是啊,我偏爱林清玄,偏爱他的文字,是否也有某种说不出的渊源呢?
我一直都很佩服林先生,是怎样一颗悲天悯人的慈悲心才可以在家里养小强?以至于它们被油刷工人打死后还暗自伤悲。是怎样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才可以参透人生的至理?是怎样一种清澈透明的心境,才能够面对明月、白云、草木、山川都如此多情?其实,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都生活在这个充满尘埃的世界里,但他拥有一颗倾听世界,感知万物的禅心,而我们没有罢了。就像他在《海边的白蝴蝶》中写下:“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灵、感觉,乃至眼睛。”
还是那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但愿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和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还能保留一颗温暖沉静的心,多一份古典的文学情怀,再细细品读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