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受同事鼓动,一起薅了滴滴的40元券,以为自己赚了大便宜。昨晚聚餐后我没有用这张券,因为从饭店到家的车程费大约30元,我觉得不划算,浪费了这张券。请注意!问题就出在了这个可怕的思维上,我觉得不换算所以自费30元打了车。其实所谓划算不划算,真正能帮自己省钱就是划算!昨晚免单一笔30元的行程,本身就是划算。
重点来了,今早雨很大,我觉得是用这张40元免单券的好时机,一来可以舒适点上班通勤,二来这个行程费用较高,要50元左右,用完40元券,自己只需支付10元。我竟然认为这样划算!昨晚和今早的2个行程,合计我要话费40多,其中早上打车是我创造出来的需求,是可以避免的一笔消费。
最好笑的是我最后因为受不了路上预计1小时的拥堵,让司机把我放到了陈家祠地铁站,坐地铁的时候已经8点20多了。从税务局兜到陈家祠地铁站,全程费用20多块,当然我因为有40元券,本单免费。但这张40元券就这样被我浪费了。我可以甩锅给早高峰大雨天气拥堵,我也可以甩锅给司机,这位司机在我叫车后差不多20分钟才到,这20分钟让我错失了良机。总之今早这件事情让我很恼火,我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妥妥的双输!便宜没沾到,还吃了亏,昨晚那30元现在回头看明明是最佳的免单机会!
以上事情,其实不算大事,但我需要复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是真的有些问题了。因为不足40元的车程费,放弃免单机会,自费付这30元。这背后到底是什么神逻辑?我会不会受过去一起共事的那位财务同事影响有点深呢?过于看重是否划算,是否吃亏,结果最终吃亏的是自己。占便宜这事不适合我,下次遇到这样的选择,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赶紧用掉免单券,舒舒服服0元打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