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和大多数的毕业季学生一样,我怀着激动和紧张的情绪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
我来到的是一所幼儿园,在这里实习的期间,有这样一位孩子令我映像深刻,他叫杜玺喆,上课的声音最高,最积极,也挺活泼,性格外向;令我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老是一个人玩,甚至有一次还哭着跟我说没有人跟他玩。呆了几个月后,我终于知道了怎么回事,原来因为他每次玩玩具的时候一个人独占很多,不肯跟人分享,如果有小孩非要玩的话,他就会上手打人;班级有几次为数不多的打架都有他;还有就是他特别爱捉弄人,把老师和其他小伙伴的东西藏起来,然后说你那个东西呢,跟他要他不承认,然后说要查监控才肯说。后来,了解多了,我知道了他爸妈工作忙,他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就他一个人,要什么给什么,那次主班老师跟他奶奶反映了他这些情况,他奶奶说了他一句他就上手打人。
我觉得他属于社会交往中的攻击行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家庭原因,父母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让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依恋,感受到爱;二是幼儿园原因,幼儿园老师同样没有给幼儿足够的关怀,有没有耐心细致的观察幼儿,积极引导幼儿
同样我觉得对于这类型幼儿我们应当
一.幼儿园应当积极提供交往的机会,创设合作的情境,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
我们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会交往,提高其交往的能力。如:让幼儿从家里带图书与同伴分享,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图书内容。在这过程中,幼儿之间必须进行交流;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幼儿自带玩具,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利用区域活动,创造性游戏,鼓励交往能力强的幼儿与交往能力差的幼儿一起游戏。
二.家庭应当给予幼儿关爱,适当与幼儿沟通,了解幼儿,走进幼儿
1.根据幼儿模仿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模仿是幼儿在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同时又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
2.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一项喜爱活动,同时,也是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家长可以为幼儿创设这样的气氛,带孩子或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到自己家
3.通过社会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愿望,为幼儿创造机会.
4.扩大范围,走出家庭
17-1班 41-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