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顺着《为你读诗》创始人潘杰客浑厚而又有磁性的嗓音,我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一个人背着行囊,风尘仆仆站在森林里的岔路口,开始有些犹豫。因为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是人迹罕至的布满荆棘的小道,另一条是花团锦簇,游人如织的康庄大道,该怎样选择,着实是一件很难抉择的事情。踌躇过后,他眼光沿着绵延的大道看去,直到丛林深处。留恋片刻后,他目光调转了方向,脚步笃定地走向了羊肠小道……
这是听潘先生读美国诗人罗伯特写的《未选择的路》,而久久挥之不去的一个画面。这首诗能引发我共鸣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我也在无时无刻选择道路,深深理解人走到每一个岔路口时,做选择时的那种内心的煎熬和顾虑。只是我没有潘先生那么厉害,很早就目标清晰,没有在选择道路时随大流,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可他能守住孤独,去坚定选择走一条落叶满地,充满泥泞的道路,没有因为选择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而后悔。没有因为自己走在小路上,人在朝营心在汉,眼睛盯着大路上的悠哉悠哉闲逛的人。而是始终坚持做自己,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个人特色的路。
选择于我而言,却不是那么回事。以前我是一只迷途的羔羊。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选择这个词到底隐含着什么。最开始,我是懵懂无知的,糊涂到连选择是什么都没进过脑子,只是按父母所指引的路去前进,觉得父母提供的所有选择都理所当然,也没去睁眼看看边上有没有不同的道路。浑浑噩噩行走在规划好的路上,如同木偶一样前行,体会不到如果自己去选择道路或许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形,可能会有跌宕起伏的情绪,以及行进过程中遇到难处的会痛彻心扉,或是收获小成绩后的欢心雀跃。那时的我,生活的如同行尸走肉,没有自己的灵魂。
慢慢成长,心智却没有随之成熟,特别是看到喧嚣而又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以为人潮汹涌,众人趋之的路就是一条好路,为了显示自己不是落伍的那位,拼命去追赶人潮,这样我走入了误区,心甘情愿被浪潮裹挟着往前奔跑。跑着跑着,我发现众人选择的通天路并不适合我,因为被他们抛下时,我无所适从,落在后面时,一个人特别孤独,甚至害怕到内心瑟瑟发抖。感觉完全被抛弃在一条偌大的路上,一个人去品味茕茕孑立,形影单调的孤独。
生活的过程总会让我门不断去积累经验,有了浑浑噩噩的初期,有了不加选择去跟随别人脚步的过程,我没有收获光彩夺目的成绩,还是学到了怎样应对生活得经验,有了过往点点滴滴数不尽的生活素材。这些全成了我的财富。最重要的是,当再次到达人生的岔路口时,我已经能听到发至内心的声音。沉下心来审视自己,能坦诚地跟自己的心灵去对话,问问内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内心告诉我,我需要的是一条适合我走的小路,而不是去羡慕那条充满诱惑而且阳光普照的大道,因为我已经明白只有适合的路才能发挥我的潜能,才能突显出我的能力。别人走的路再好,外人看到只是表面现象,看到的是被叶瓣烘托在上面的灿烂鲜花,脚下的泥泞道路难不难走只有经历者自己才能有切实体会。
现在,我已经沿着布满荆棘的小路在前行,路上偶有懈怠和有暂时难迈的坎,但这条路就算再难走也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路,行走过程中有煎熬还有痛,同样也有属于我的快乐,这样得体验让我享受刺激的同时感受到了满足。
实践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个岔路口的选择很关键,任何一条路都没有好歹之分,只是很多人不能很确切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然后胡乱选择,导致出现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人生路就只有一条,根本没有试错的机会。路选了就是选了,你无法再选择,无法返回,无法重新走。所以选择之前好好想想,遵照内心最真实的渴望走,那样至少可以问心无愧。不受外因禁锢的想法,也许才是最原始的渴望,是你的使命之所在,即使荆棘丛生,尚可毫无怨言。
最后附上罗伯特的《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7.10
36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