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有钱了

夏初,由于阿Q和吴妈发生了“恋爱悲剧”,在未庄人眼中,阿Q简直成了道德败坏的害群之马,避之唯恐不及。阿Q备受冷眼,无法生存,只能离开未庄,进城去了。

刚过了中秋,人们就对从城里回来的阿Q另眼相看,敬畏如赵太爷。

怎么回事?

阿Q还是原来的阿Q,言行品貌并没有两样。是什么改变了未庄人对阿Q的态度?

阿Q有钱了。

从城里回来的阿Q穿着新夹袄,出手阔绰,说话硬气。他从腰间掏出满把银的铜的,往酒店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堂倌、掌柜、酒客、路人,立生敬意,哪还记得半年前阿Q的“不堪”之事。

大家对阿Q的致富之路充满好奇。这一探听,更是敬畏。

一是,阿Q进城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令大家都肃然。

二是,阿Q还不高兴在举人老爷家帮忙,令大家叹息且快意。

三是,阿Q见识了大家都没见识过的城里人的本事,令大家赧然。

四是,阿Q看见了“嚓”地杀革命党,令大家凛然。

就这样,阿Q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也差不多。

未庄的男人们对阿Q是敬畏有加,那半年前见了阿Q就拼命躲避的女人们,态度有没有变化呢?

有变化。

她们见了阿Q不但不躲避,阿Q走过了,也要追上去叫住问话。现在的阿Q俨然已经不是那个“道德败坏”的阿Q,而是一个正人君子了。

原来这诡异的变化是这样发生的:邹七嫂以极低的价钱在阿Q那里买了一条蓝绸裙,赵白眼的母亲也买了一件孩子穿的大红洋纱衫,七成新,却非常便宜。大家都想从阿Q那里买到一件两件的。连赵太爷家的赵太太都想从阿Q那里买一件物美价廉的皮背心。可惜,阿Q的衣服已经售馨。

没买到衣服的赵太爷很失望,气愤而且担心,赵太爷的秀才儿子也很不平。于是父子俩就讨论阿Q这王八蛋需要提防。

嘴碎的邹七嫂就把阿Q可疑之事传扬了出去。未庄人听了,就对阿Q敬而远之了。

阿Q对来探听他致富底细的人毫不掩饰,竟把他如何与别人合作偷东西,怎么被人发现,怎么抱着偷来的一包东西连夜逃回未庄的事,和盘托出,并发誓再不敢去偷了。

阿Q是小偷,而且是一个不敢再偷的小偷。

这下,未庄人觉得阿Q实在是不值得放在眼里。

从春天到秋天这半年时间,未庄人对阿Q的态度,从唾弃到敬畏,又从敬畏到鄙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未庄人愚昧无知,是非不分,欺软怕硬,凌弱畏强的性格弱点。

怎么会形成这样愚弱的国民性?是两千多年封建礼教毒害的结果。

要想改变国民性,首先得推翻封建统治,消除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

事实证明,中国历史正是这样发展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