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本质是理解而不是批判

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我们避免不了与人沟通,但有些时候我们是需要倾听后,才能做出合理的回应。但往往我们都会忽略一个问题,倾听的目的是什么?

我之前对别人的话语都是抱着一种是对还是错的心态,就是我在倾听之初就给这场沟通定了一个基调“批判”。之前我是不懂的,我也没想过,但在《哈佛最受欢迎的口才课中》尼尔.鲁登斯坦教授讲“上下两级沟通的技巧”中第一讲中就指出了:“要记住,你是为了理解去倾听,而不是为了评价去倾听。”

我们很多时候都喜欢在别人说过之后,对这些话进行批判,却忽略了理解。

之前我在一家车站做检票员,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遇到过一次特别大的客运高峰。当时线路负责的领导也在现场进行调度指挥。由于是配客站,很多旅客滞留,票上也没有分清先后顺序的标志,只能让大家都排队。可这样也不行,人还是很多。现在的中国社会,一到节假日,城里的人都会回家,但车站的载客能力有限,滞留也在所难免。

由于客车在途中还有一个停靠站点,领导就让到两个站点的旅客分别排队,以便节省客车往返的时间。到那个时候我已经将这两个站点的旅客都编过先后顺序的号牌了,如果按照领导说的,势必会一片混乱。当时的我很生气,只觉得这个领导是没事找事。没有真正理解他说这话的含义。我也顶撞了他,搞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如果是现在的我,可能会先跟领导说明情况,如果不行,再尽量安抚好旅客。不管怎么做,结果都不会比我直接顶撞领导更糟糕。事实证明我的领导还是很好的,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处分我什么的。我感觉自己真的很走运。

但人不可能一直都很走运的,所以我们还是把倾听的态度摆正,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最不会出错的。

那我们在紧急状态下,服从领导的安排,也是最好的行动。既然是领导,那么他所站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他的思想肯定是可取之处的,对错不是最重要的,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