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与营养001|BMJ告诉你健康的饮食怎么吃

The BMJ是一份同行评审性质的综合英国医学期刊。BMJ创刊于1840年,是最古老的期刊之一。简单的说,BMJ上的文章都是经过同行业人员审议通过后才发表的,可靠性较高。加之其悠久的历史,BMJ也形成了极高的权威性。

2020年3月,BMJ上刊登了一篇研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的文章。这篇文章汇集了20万人近十年的研究数据,证据水平很高。


这篇文章从各个营养素占每日能量摄入的角度出发,统计出了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最低的饮食搭配。全因死亡率最低的每日营养/热量摄入占比为:蛋白质占14%-3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10%-2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5%-7%、饱和脂肪占5%-10%、淀粉/碳水化合物(不包括添加糖)占20%-30%、纤维10g-30g。这里的每日能量标准为男性2500大卡、女性2000大卡。具体来说,以一个女性为例,全因死亡率最低的吃法是蛋白质摄入280卡-600卡或70g到125g、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200卡-500卡或22g-55g、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100卡-140卡或11g-15g、饱和脂肪酸摄入为100g-200g或11g-22g、淀粉/碳水化合物(不含添加糖)摄入400卡-600卡或100g-125g、纤维10g-30g。我个人建议每日能量可以根据智能秤和智能表的数据来进行具体化调整。因为有的人群比如减肥人群,其每日能量标准一般是低于论文参考的标准的。

心血管患病率最低的搭配为蛋白质占14%-1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占20%-2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占5%-7%、纤维15g-30g,淀粉/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患病率没有明显影响。

如果在总体能量摄入更少的人当中(男性小于等于2500大卡,女性小于等于2000大卡),添加糖的摄入量高会造成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上升。此外,如果使用蛋白质、淀粉/碳水化合物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添加糖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不过如果使用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添加糖并使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占能量比超过7%,反而会升高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用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来代替饱和脂肪,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会下降。而使用淀粉或糖来代替饱和脂肪则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会出现相反的变化。比如全因死亡率升高但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下降或者全因死亡率下降但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上升。如果只用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则只有坏处。简而言之,如果想压缩饮食中的饱和脂肪占比,最好使用蛋白质和单不饱和脂肪酸。

不过这项研究在区分各个营养素时没有做到很细致的地步。比如碳水化合物/淀粉没有区分全谷物还是精制谷物,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没有区分Omega-3和Omega-6,蛋白质没有区分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


你的每日饮食是什么样子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