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看完过一本书了?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只要读书,就一定要通读全书,让自己获得一种完整的满足感?也因此读书的速度特别慢,有时候一个月也读不完一本书,由于战线拉的太长,终于看完书的那天,有一种画上句号的完满感,但对书中的内容已经忘记了大半,尤其是前面看过的内容,都落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末端了。但有的人看书快,看过很多书,只有阅读量上的数字在变,对自身没起很大作用,和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特别吻合“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每每看到别人评论她也看过的书,从内容到结构,分析的头头是道,而她只能说一句,这本书写的太好了!最近我的读书方法有了改变,不仅读的快,读完还可以输出。《高效能阅读》第一遍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读完了,第二遍用了两个晚上睡前的时间看完,并且,这次除了“这本书写的太好了”之外,我想我还能再说点什么。
《高效能阅读》是为了表达输出而阅读的方法,适用于非虚构类实用性的书籍的阅读方法。作者是日本的原尻淳一,在文化、媒体行业做市场营销多年,效率专家,曾与人合著《整理的艺术3》,他本人阅书无数,并总结出自己的阅读方法,认为“为写而读”获取信息是现代自媒体发达的时代新的读书课题。
《高效能阅读》的节奏特别轻快,由89条技巧组成,一分钟让人收获一条技巧,分分钟让人涨经验,让人在收获的愉悦感里轻松读完整本书。这89条技巧分别属于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适合“初级阅读”,即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或者有“每个字务必要读到”执念的人,如何培养看书的好习惯。第二部分讲解速读技巧,适用于“中级阅读”。第三部分是关于输出,为了输出而读书,是“高级阅读”。
初级阅读篇
“愉快的读书生活是“求知兴奋X环境设定X实体书店的刺激”的三位一体,刺激读书欲望以实现持续性的读书”
《高效能阅读》开篇第一个技巧,就是通过“读者权利十条”改变观念,读者有不读书的权利,跳读,不读完,重读等权利,看到这几条让我放下了“必须看每个字才算读书”的执念。正是因为这种执念才使我看书十分缓慢,效率极低,终于看完一本书赶紧去豆瓣标上已读,显示自己的阅读量,并且得意的认为自己比别人知道的多。这种读书只助长了傲慢自大的戾气,没有感受到获得新知、提升认知的喜悦感。如果能将自己的兴趣、所需与书进行联结,为了提高行动效果而进行阅读,通过读书能够发生切实的改变,读书就成了自己探究的工具,让读书充满“知的喜悦”。
培养阅读兴趣还可以从阅读周边的事物开始。通过影音资料了解作者,TED上有非常多的名人演讲,内容丰富有趣,先对作者产生兴趣,进而产生阅读作品的欲望。
像我这样不善于读书的人,想培养自己的阅读体质,要从薄的书读起,因为很快读完一本书,会体验到一种充实感,逐渐提高阅读难度,保持好读书的热情。
参加读书会,多交书友,可以相互激励读书。为了能够与书友交流而“被迫”读书。
到适合读书的环境,能够集中注意力的环境,比如咖啡馆,图书馆的自习室。因为人的意志薄弱,容易受环境影响。书中还提到酒店休息区的咖啡馆,服务贴心,环境幽雅,看书成了美事一桩。让我想起去希尔顿酒店参加聚餐,酒店里的咖啡馆灯光柔和,座位舒适,非常适合静心阅读。
打造读书的环境。建立家庭图书角,书架的书按主题类型摆放,形成“书脉”。桌椅舒适,享受阅读时光。或者搬到大学、图书馆附近居住,有读书的氛围。还可以去逛喜欢的书店,在书店邂逅自己想读的书,作者常去的书店是下北泽的B&B书店,还有惠文社一乘店,有机会去日本也可以当做要去参观的景点,感受一下作者说的氛围和书店独特的格局。
通过网络与作者沟通也能激发阅读热情。关注作者开通的微博、twitter等个人账户,私信或留言,评论作者的作品,获得回复的兴奋会激发继续阅读的热情。如果你到作者原尻淳一facebook主页留下意见和感想,会收到他感谢的回复。
读书仪式,让自己进入专注状态。这更像是一种自我暗示,通过固定的动作开启专注模式。比如,书中举例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在打开笔记本瞬间能进入工作模式。每个人培养自己开启专注模式“开关”不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仪式。我喜欢在夜晚台灯下阅读,四周一片黑暗宁静,灯光撒在书本上让人容易进入专注状态。
手机里存着感兴趣的书单,在备忘录里记下感兴趣的作者名,书名和领域分类。看到想看的书,也可以直接拍成照片存放。去书店时可以直接购买。
中级阅读篇
为何要多读书?在短短几个小时里能够掌握作者几十年的经验整理,模拟体验别人做事的模式,花很少的钱买到别人的教训,提高自己做事的成功概率,这是多读实用型书籍带来的最大收获。将别人的经验教训与自身实际联系起来,实践并找到自己的经验,读书才能起到改变人生的目的。
如何在单位时间内大量阅读?——速读。
速读的方法更适用于实用性书籍的阅读。首先认真阅读书目录,通过目录想象书中所讲内容,然后根据自己所需跳读。实用类书籍通常结构性强,分章节,有标题,重点部分会粗体标记,快速阅读标题和粗体部分,可以迅速了解作者要表达的大概内容,对书有整体的把握。觉得内容特别好的地方贴上便利签做标记,过后再仔细阅读。在精读阶段,认真留意贴便利签前后的内容,将所思所想直接记录在书上,将书变成你的“原创笔记”。
我在第一个技巧里解锁了读者的十条权利,于是决定从速读章节开始阅读,看到黑体字速读法,用了不到半个小时把《高效能阅读》看完第一遍,在需要认真阅读或者受启发的地方折页画线。精读的时候把自己所想所感记录到页面空白处。以前有一种“惜书”的心理,不记得从哪看到的看过的书连折痕都没有是爱书的表现,心里认为是爱读书的榜样,尽力保持读过的书像新的一样。仅满足于读过,却并没有将书中内容为我所用。
高级读书篇
作者原尻淳一为了写作此书,阅读了上百本阅读相关的书籍。在本书中也经常提到其他阅读方法的书,可以列成书单,延展阅读。
高级读书篇属于应用篇。用垂直型阅读与水平型阅读将知识立体化。垂直型阅读可打造专才,水平型阅读可成为通才。
利用“垂直型阅读”形成“思考的主场”。例如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讲解的历史就不同。左宗棠西征的历史,由经济学家陈志武讲解就非常不同,以金融创新角度分析左宗棠是如何融资到战争开支,从而取得战争胜利的。由于各自掌握的知识领域不同,分析事件的角度也不一样,从不同视角解读事件,可以让人对事物把握更全面,也容易产生新认知。这里不同的知识领域就是思考的主场。
在职场上首先要成为当前部门的专才,建好自己的主场。“职业专业技能”是最容易通过读书掌握的。根据投资黄金比例7:2:1,把读书的70%用来放在垂直领域,即所属部门的业务书籍,将20%放在可能成为新业务的其他领域,剩下的10%用在完全未知的领域。这30%的非专业领域书籍会提供意外的视角,也是从垂直型阅读转到水平型阅读,在思考的主场注入新鲜的启发和刺激,发现不同领域知识间相通的地方,让知识不断立体化,不断提升思维层次。
需要注意的是,形成思考主场的过程,还要避免多读以后放弃独立思考,读书不是让别人替自己思考,应避免成为查理芒格形容的“手里拿着锤子,看哪里都是钉子”的人。
为未来做准备的信息取舍与存放。前面提到的把书作为原创笔记,画重点,直接记录所思所想,就是对信息的标记取舍。找到适合自己的标记方法,将来需要提取信息时能迅速找到。信息积累多了,要将信息分组整理,形成自己的信息数据库。书中介绍了利用博客日志贴标签进行内容分类,用印象笔记汇集网络搜集的资料,还有Dropbox云端共享信息,适合团队共建信息数据库。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一样也可以实现信息的整理。平时收藏的微信文章,在收藏时一定做好标签,以备将来方便查找。
将杂志上的资料,图表,排名等信息剪下来保存,用做将来说明事件时可引用的可靠数据。
学习优秀企划书的逻辑结构。Slideshare是全球最全的PPT分享社区,目前需要翻墙,也有APP可下载。Slideshare英语资料非常多,这里重点要学习多种逻辑展开的模式,根据需要表达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结构。《高效能阅读》一书的结构,就是按成长递进关系,每章节内容按总分总的结构搭建的。层次清晰,说明充分,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结,从不同章节入手开始阅读,都可以有收获。
总结
《高效能阅读》从初级阅读开始讲解,如何培养读书体质,利用音频信息去了解书的周边,对作者的言论,人脉等先进行了解,引起阅读兴趣。或将读书赋予社交属性,在书友的鼓励下读书。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发生联结,实践书中所讲,把书中的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可用的直接经验,这种转化会让人感到兴奋,进而爱上阅读。垂直阅读在某领域成为专才,也要横向延展阅读,因为我们的生活是综合性的整体。阅读是为了更好的输出和表达,大量阅读并建立自己的数据库,贡献优秀的产出,创造阅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