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
耶律贤在韩德让的帮助下,宣布太平王为逆贼,他让女里带兵支援高勋,生死不论,务必要拿下太平王。
经过一番厮杀,高勋与女里率黑山大营十几万兵马对抗太平王,最终取得胜利。
萧燕燕得知耶律贤在韩德让等人的帮助下取得王位登基,十分高兴。萧思温命达凛拦下太平王。在城门口,又是一场恶战,韩德让暗箭中伤太平王,胡辇以自己的性命相威胁,要求韩德让放走太平王。太平王离开前向胡辇许诺,胡辇这一生都是他的妻子,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回来找胡辇。这就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耶律贤在上京登基为帝,他大力嘉赏所有有功之人,对萧思温、女里、高勋论功行赏。萧思温虽加官进爵,却心里并不开心,他这一生都是为了“家国”二字,如今因国,却顾不得家了。
坐稳了皇位的耶律贤,决定先以皇贵妃的身份、皇后的礼仪迎娶燕燕进宫,并下旨给萧思温。
萧燕燕回家看到皇妃金冠,向父亲求情,说她心里只有她的德让哥哥,不愿意嫁给耶律贤,她已经和韩德让订亲了。
作为后族之长的萧思温,从国家的角度考虑,也决定让萧燕燕牺牲爱情,嫁给耶律贤,凭她的聪慧可以辅佐主上。但萧燕燕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韩德让回府问起韩匡嗣关于自己的婚事,父亲告诉他,从黑山回来耶律贤便已经下旨纳燕燕为妃。韩德让想起之前在离宫时耶律贤对他说过的一番话,他大为生气,大呼君夺臣妻。
韩德让闯入皇宫,被侍卫阻拦,韩德让一定要见耶律贤,他万万没想到耶律贤会夺他所爱。耶律贤走出大殿,被韩德让狠揍一拳。韩德让从小到大都让着耶律贤,他将耶律贤视为亲人,但这一次,他绝不会放手燕燕。二人兄弟情深多年,而且韩德让一直都在努力辅佐耶律贤,但现在为了萧燕燕而大闹矛盾。
韩德让与萧燕燕二人决定私奔,离开上京,离开大辽,相守终生。
萧思温告诉胡辇,三姐妹当中,只有燕燕的性子最为刚毅,主上对她有感情,她是最适合进宫的,并将令牌交给胡辇,让胡辇追回萧燕燕。
萧燕燕与韩德让快马加鞭赶至幽州,偏遇下雨。
次日,韩德让与萧燕燕离开大辽之前再登燕云台,向大辽告别。二人正准备离开,胡辇却现身燕云台,拦下二人。二人拼死抵抗,燕燕被强行抓住,韩德让则在抵抗中身受多处重伤,萧燕燕看着韩德让身上的刀伤,痛哭不已。
在这一集里,突出了三对矛盾,一是韩德让与耶律贤的矛盾;二是萧思温与女儿们的矛盾;三是胡辇与太平王的矛盾。
在这三对矛盾中,韩德让与耶律贤的矛盾最为深刻,一个是忠臣,一个是“明君”,两个人从小到大亲如兄弟,一起长大,韩德让一直在帮衬耶律贤。结果耶律贤却夺人所爱,不仅如此,还把这种无情的“夺人所爱”涂上一层胸怀大志,为了大辽的金色外衣。孰不知他是在利用了手中的皇权。之前,他已经喜欢上萧燕燕,却没有动手。因为他知道他还要依靠韩德让,尽管他已经提醒过韩德让为了大辽,希望他能够放弃一切。但耶律贤一旦坐稳了皇位,便迫不及待地要纳萧燕燕为妃,尽管吉日在半年以后,他也不愿意再等,一定要抢在前边。
特别是看了最后韩德让与截兵惨烈厮杀的一场戏,更加重了悲剧的效果。
往往我们通常会把剧中的所谓正面人物,看得高大,满身光环。但是在这部《燕云台》中,编导们为我们展现了人的自私,而这种“自私”又被标榜成了家国天下的“大情怀”。
当然,电视剧这种流水线制造出来的产品,会考虑到后边的剧情发展,怎么纠结怎么来。在看似合理的剧情中,隐藏着种种不合理的成份。其实这恰恰是矛盾所在。
这让我想起了吴三桂的谋反。虽然有人说,把吴三桂对一个女人的争夺,看作是吴三桂叛李降清的主要原因这是片面的。但依然不免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想。因此,我们无法做出对剧中人物的道德判断。
第二对矛盾是父女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涵了萧思温对大女儿胡辇的矛盾,父亲没有站在情感的立场上,也是站到了“国”的立场上,宁肯牺牲大女儿一生的幸福,也要拿下太平王。再有就是明明知道小女儿与韩德让已有婚约,仍然同意了耶律贤迎娶萧燕燕。或许他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但是不管怎么说,牺牲的是小女儿一生的幸福。
第三对矛盾则是胡辇内心的矛盾。她为了二妹乌骨里,答应嫁给太平王,虽然太平王是真心喜欢她。在丈夫与父亲之间,她只能以死劝韩德让放走自己的丈夫。尽管太平王,对她一往情深,在她看来只是还了他的人情债。但是作为女人,面对自己的丈夫被追杀,她的内心显然是不能平静的。
网上有许多人认为,这部《燕云台》在历史观上有问题,但仅仅就这部剧的情节而言,不失为一部情感跌宕起伏好看的电视剧。
先前我的确说过有弃剧的想法,但也是听从了网友的建议,说第17集好看,昨晚才认真地看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