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浅夏

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25.5.18

来到昆山,阳澄湖必游。一路乘车,满眼都是翠绿。

江南的五月,仿佛画家笔下的七彩色块,银色的地面的铺满了无数翡翠,那银色便是水面、是地膜覆盖的农田,是水泥路、柏油路面。那翡翠则是绿植,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嫩草,苍翠得让人感动。还有间杂其中的姜黄,金黄,瓦蓝,黛青或朱红。那一片片的姜黄,金黄,是这个季节成熟的麦穗铺满了田野。那瓦蓝的,黛青的,是一座座厂房和民宅的屋顶。

昆山的阳澄湖岸,水杉,垂柳,樟树,栾树等树木绿树成行,它们似环湖路的卫士,环湖公路在他们庇护下 绿荫如盖,绿意盎然。路边湖边堤内芦苇葱葱,它那嫩绿的枝干和剑一样的叶片,绿得翠颜欲滴。漫步阳澄湖岸环湖步道,满眼都是苍翠,让人心旷神怡。




静观堤岸近处,水草在浅水中飘飘荡荡,时有水鸟出没其中,别有一番趣意。

湖边堤岸的另一侧,一个个水潭或水塘里,水质清澈明亮,一眼可以看到水底的植物,一群群鱼儿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荡。

一方方浅水池里的睡莲花朵粉红,晶莹诱人,铺就在那绿叶丛中的花朵,与之行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水域宽阔的湖面碧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水色湛蓝,从此岸向比岸望去,如同一片汪洋。

驻足岸边观看,阳澄湖,就是一幅铺展在江南的水墨长卷。




浩瀚的湖区绿意盎然,岸柳绿丝绦绦。三面环水的一个个半岛,似美人出浴,正肆意地与水亲爱、嘻戏。

这方幽秘的天地与苏州城仅一堤之隔,却隔开了尘世所有的喧嚣。菲尔蒙酒店外的草坪上,沿堤岸摆放着一排桌椅,一些休闲的人们坐在那里谈天说地,尽情享用大自然赐予的厚爱,甚是悠闲自在。

阳澄湖宽阔的水域,孕育了无数生命,这里的蟹,虾,白鱼等水产,肥美味鲜,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为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而最具盛名阳澄湖大闸蟹,更是今天这里人们的大笔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这些天虽然不是大闸蟹上市的季节,从湖水的洁净度也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是多么重视环保。我们沿湖岸走了几公里,就没有看到一家餐馆,也没有一辆卖餐食的小车,更没有任何污染环境的行业存在,只有环卫工人和绿化园林工作者在那里辛勤劳作。

听朋友讲,这里的管理者十分重视环保,明确规定,不允许有任何单位或个人给湖泊环境造成污染。因为有了如此干净的湖水,所以这里才能长出优质的水产品,难怪阳澄湖大闸蟹能够驰名中外。

只有我们给予大自然以真心爱护,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更多的回馈。

漫步中,有路人从身边走过,一位老者的手机里传来了无比熟悉的音乐声,那是样板戏《沙家浜》选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当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时,样板戏中的指导员那高大的形象,就在我心中冉冉升起。

阿庆嫂与刁德一的对弈,还有沙奶奶痛斥汉奸的铿锵,将芦苇荡中的抗日游击队故事,抗战历史的烽烟化作了我儿时顽强的记忆。

暮色降临时,城市的灯火碎在湖面,炊烟与晚霞交融,渔家的米酒斟满,昆曲的软语随风飘荡,长笛琵琶的悠扬婉转还飘拂在我的耳际。

离岸回望,阳澄湖的轮廓渐隐于暮霭,当水的清灵渗入血脉,当蟹的鲜香刻入记忆,它便成了我精神的故土,在每一个思念江南的夜里,泛起温柔的波光。

阳澄湖的浅夏必将流淌在我人生的季节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