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一个人在十八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影响占比超过了60%,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分别为30%和10%,所以家庭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二胎之后,我放下了如日中天的事业,选择了回归家庭,陪伴孩子。
我将陪伴定义为监督及辅导孩子家庭作业,送孩子上兴趣班及辅助导班,收到的是孩子的厌倦及拖延,还有我的疲惫不堪。
今年的寒假在新冠的肆虐之下,尤显漫长。孩子去不了学校,去不了户外,如神兽困笼,倍感孤独,而网课又让孩子堂而皇之的用上电子产品,我发现女儿迷恋上了游戏“第五人格”。
这一刻我甚至有一丝绝望。昔日那些和我一起拚杀于职场的“白骨精”们,现在都已上了台阶,称呼后不是加“总”就是加“长”了,而我还日复一日地撕杀于厨房和孩子间,蓬头垢面,暗无天日。孩子似乎也感受不到我的陪伴。
扬起手想打孩子的瞬间,我看到她那双浸在泪里满是委屈的眼,那么熟悉,心顿然象被撕裂了一角,空落下已不知疼痛,在无数个眩晕的回旋里跌落回了自已的童年。
我的父母是双职工,妈妈是教师,爸爸是工程师。很小的时候,因为他们要上班,无暇照顾我和弟弟,我们被送入了厂托儿所。托儿有一堵红砖砌的高墙,将托儿所和父母上班的地方完全隔绝。墙的中间有几个漏空的洞,我本可以将头探出去张望爸爸的办公室,妈妈的学校,但阿姨不让。偶有阳光从洞口穿过照在地面上,留下块块斑驳,如倚在墙角边哭泣着的我和弟弟的泪痕,星星点点。太阳下山时,斑驳消褪成黑暗,父亲才会满脸疲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周而复始,日复一日。阿姨们给我俩取名为:“叫叫”。
后来,我们不想再当“叫叫”,哀求着父母不要送我们去托儿所,有一天,他们终于屈服于我们的眼泪,同意了。
那天,下很大的雨,我和弟弟非常兴奋,在雨水中跳跃,捋起裤管,捉小青蛙,淌小水凼。然雨越下越大,漫过了沟渠,涌向家里。我们慌乱地找物品堆在门口,弟弟在搬凳子时滑倒,殷红的血从他的头发里渗出,流向脸颊,一道道,象蜈蚣,爬满了他的脸。我扶起他,拚命地帮他擦,却越擦越多。我大声地哭,直到邻居赶来,将弟弟抱去医院。
从此,我讨厌雨。讨厌阳光下的那片斑驳。
......
我忽然一下子知道了当初自已为何会那么坚决地选择回归家庭。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但陪伴不是爸爸妈妈坐在一边,让孩子自已活动;也不是简单地询问孩子今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等类似的话题,而是要参予到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中,与孩子互动。我看似时时刻刻都在陪伴孩子,心却还遗落在职场。孩子看得到我的躯体,却无法触碰到我的心。
没有温度的陪伴,不是陪伴啊!
于时我尝试着打电话联系了班主任,感谢班主任稳稳地接住我的棒,给了我很多忠恳的建议,支持和力量!
此刻,我看见自已焦虑下的太多期待。于是我选择放下期待,放下扬起的手掌,尝试着与孩子沟通。
我问孩子:“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第五人格?”
她说:“第五人格里有许多小伙伴,我们可以扮成不同的角色,相互携持,相互帮助,一起去执行任务,一起逃脱监管者的封锁。我们有时会胜利,有时会失败,但从来不会孤单,很开心。”
我恍然大悟,原来网易爸爸也是用一种不同的陪伴方式俘获了我女儿的心。此时我有了信心,我坚信自已能将女儿从网游里唤醒,因为我的陪伴里还会有爱,有责任,有温度。
我问女儿:“如果妈妈也想和你一起去完成一项任务,那你想它是什么呢?”
她先惊讶后欢呼,开心地说道:“真的啊?那我们一起画画吧。”
于是在这个午后的阳光下,母女俩同坐在窗台前,共用一盒马克笔,同画了一个图案。我们一起讨论图案的颜色和尺寸。女儿教会我画箱子的阴影及各种嘴巴;我帮女儿处理好部分细节。其间有分歧,更多的是合作。
女儿一边画一边啍着《You raise me up》的曲子。她说:“妈妈,我好开心!以后每个午休我们都一起画画,好不好?”
我抚摸着她如花的笑面说:“好!妈妈答应你,我们还可以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包饺子,一起读饶口令......只要你愿意,我们会有很多的一起!”
阳光撒落在我俩同样上扬的嘴上 ,将眼晴挤成了一道缝,定格在今日的窗台前,伴着窗外窃窃的鸟语,很美,很令人陶醉。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今天我才真正学会了陪伴。在这场陪伴里我疗愈了童年的旧伤痛并将女儿从网游世界里拉回。
陪伴是一种如此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