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风靡全球30多年的经典育儿书籍,书中图文并茂,大量案例创编的书籍,我觉得这本书的本质是一本人际交往的书,5年前就买了书籍,一直没认真看,以为是教孩子听话照做的书,就送给朋友看了。今天晨起决定认真听听此书,收获颇多,它可以作为《正面管教》的搭档来阅读,正面管教传递的育儿的框架系统,本书则是实践指南(实用练习册)。很多案例就是热乎乎的家庭场景再现。
好的沟通源自于对感受的接纳,无条件的爱和倾听孩子,共情才是良性沟通的开始。说话是为效果而说。重温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会听才会说,倾听、描述、共情、链接,让语言有张力有生命力,用心表达,用情共勉,用爱助人。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章,从七个不同的方面来帮助家长们,如何和孩子更好的沟通:
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呢?很简单,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第二章: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尊重孩子是和孩子合作的。
第三章: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不要把孩子看作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第四章:鼓励孩子自立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身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让孩子依赖感降到最少,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第五章:学会赞赏孩子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赞赏,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拒绝。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学会如何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第六章: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乖儿子更重要,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第七章:融会贯通
第七章就是告诉大家要想把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是个复杂的过程,这不仅仅要彻底改变对孩子的态度,而且需要运用到我们前六章所学的内容。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平等对话,感同身受,被好好倾听的孩子,才会好好倾听别人说话。家长“会说话”,孩子才“会听话”听话听音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听懂孩子的真正需求,链接爱,表达爱。
21世纪开启了右脑革命的新时代,“听话”的孩子能适应未来时代吗?值得深思?记得我读过丹尼尔.平克的《全新思维》,他提出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三感三立(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共情力、交响力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孩子,培养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放大我们的认知和格局,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父母,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时刻倾听孩子,他们是新生代,智慧更通达,千万不要用家长的有限认知断送了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