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外卖三年供她读研,她转头嫁给导师,没想到三个月后就后悔了

1.

“我们分手吧。”

她说这话时,坐在书桌前,这是她刚考研上岸的第一个月。

我站在原地,感觉耳朵嗡的一声,许久才挤出一句:“为什么?”

“我们不合适。”她低头整理着文件,没有看我,“咱们两个差距太大了,我不想未来和你一起为了房租发愁。”

她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犹豫。

我没问她是不是早有打算,也没问她是不是有了别人。

只觉得手心发冷,像站在冬夜外卖途中,等红灯时冷风灌进衣领那种窒息感。

我们在一起三年。

她第一次考研落榜,是我陪着她在出租屋里一页一页背政治;

第二年二战,我白天送外卖,晚上守着她到凌晨,几乎搬空了便利店的咖啡;她身体不好,我抢着给她挂号、交费,几次骑电动车摔了都没敢告诉她。

她说我像家人,我就真把她当成要过一辈子的人。

可她考上了研究生,脱离了焦虑和拮据,就突然说,我们不合适了。

我没争辩,只是帮她把行李从高处取下来,又顺手拉上拉链。

“你别太往心里去。”她说,“你是个好人。”

我笑了笑,没回应。

她走后,沙发上还留着她的手机。

我正准备送下楼,屏幕突然亮了一下。

是微信消息,备注是“张老师”:

【明天见你,穿那条白裙子吧。】

聊天记录翻上去,全是凌晨的问候、语音、点赞,还有她主动发过去的自拍。

我像被扇了一巴掌。

张老师,我记得,是她考研辅导课的主讲老师。

她总说自己和导师只是正常交流,我信了,还劝她好好维持学术关系。

原来那时,她已经在准备新生活了,只是我还蒙在鼓里。

那天她走得很轻松,我却像死了一次。

2.

分手不到两个月,我在朋友圈看到周婧发的婚纱照。

她穿着一袭白裙,笑得温柔,挽着那个叫“张诚”的男人站在草坪上。

文案只有一句话:

“谢谢命运让我遇见你,让我更懂自己要什么。”

那条朋友圈底下的点赞和评论刷了几十条,大家都在恭喜她“嫁给爱情”“终于修成正果”。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手心一点点发凉。

原来,她是真的彻底切断了跟我有关的一切。

不只是不爱了,还要用这场高调的告别,把我踩进她上岸的台阶里。

我没评论,也没取关,关掉手机,站在原地发了会儿呆。

那天晚上我睡不着,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她曾说过的那些话。

“张老师只是学术上的欣赏。”

“你别多想,他帮我看论文。”

她说得那么自然,我当时还愧疚地反省过自己是不是太敏感。

可现在看来,那些细节早就是征兆,只是我不愿相信她会那样选。

第二天,好兄弟林潇来找我,还气不过:“你真是被她当备胎用了。考研群里有人早就看出来了,她和张诚走得近得不得了,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出差,说是‘读论文’。”

我没回应,只问她借了点钱,然后挂了外卖平台账号,卖掉电动车,把钥匙留在门口。

我不想再待在这个城市了。

和她一起住过的出租屋,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三年的生活细节。

从烧糊的锅盖,到她喝剩的减肥代餐,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假装那些都和我无关。

我不恨她。

只是,我突然很想过上跟她毫无关系的人生。

3.

我没告诉任何人我要去哪儿。

带着仅剩的两千块,我回到县里,住进舅舅老屋后院那个堆满废旧家电的仓库。

没有床,我铺了两层纸板;没有热水,我去镇上的澡堂洗澡。

刚开始那几天,我还是接外卖,但换了个平台,也不再开定位。

晚上闲下来,我开始剪视频,把日常送餐过程、客户吐槽、平台算法全都录下来。

我没想过能火,只是觉得说点实话——外卖员也不是没脑子的人。

第二周,有条视频突然冲了八万播放,是我在下雨天送错楼层,被客户恶评,后台却不给我申诉。

评论里好多人说:“终于有人敢说出来了。”

我顺势更新第二条、第三条,讲怎么选单、怎么避坑、怎么防差评,粉丝一点点涨起来。

有人私信我,问:“你为什么不拍生活类?更有流量。”

我想了想,没回。

其实我拍这个,就是想把我曾经忍过的委屈都翻出来晒晒。

那些她看不起的事,那些她一句“我们差距太大”就抹掉的三年,不该白过。

我把时间排得很满。

白天送单赚钱,晚上剪片写脚本,凌晨更新数据。

三个月后,我粉丝破了三十万,接到了第一家骑手装备品牌的商务合作。

签合同那晚,我坐在仓库门口,看着远处几乎快塌的墙,突然觉得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我没有复仇的野心,也没想过靠这事扬眉吐气。

她说我配不上她,我就做到——让她再也够不着我。

4.

她的电话,是在我接完一个商务拍摄回来时打进来的。

我没接。

过了几分钟,微信弹了一条语音请求,我直接划掉。

第二天,林潇发来一条链接,是一张截图。

照片拍的是学校门口,周婧蹲在地上,脸红了一边,身边围着不少人。

发帖人写得不算隐晦:“张姓导师和新婚研究生玩‘双重生活’,原配登门教训现场。”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

她穿得一身讲座礼服,头发散乱,裙子脏了半边。

她抬头看人的眼神,我认得,那是她考研二战失败时哭着靠在我肩上,眼里那个“无助”的神情。

我没笑,也没怜悯。

原来这个张诚没离婚,只是借着外派出差把她安在分校旁的公寓,还承诺等评审职称后会“处理家庭问题”。

现在爆出来,张诚第一时间发声明撇清关系,连她简历里的推荐信也被学校内部取消了。

她失去了入职的机会,导师断了联系,学校名声也毁得差不多。

她可能是真的无路可走了。

我是在晚上才接到她电话的。

雨很大,我刚从便利店出来,一边撑伞一边接听。

她声音很轻:“林启,我错了……我们可以从头开始吗?”

我没说话,只听着她在电话那头吸鼻子的声音,断断续续像是蹲在雨里。

“我现在在我们以前的那个小区,可是你……你搬走了,那个房东说你连押金都没退……”

我闭了闭眼,雨声噼里啪啦落在伞上,很吵,我什么也没回应。

她最后说:“我知道我做错了,你愿不愿意……给我一次机会。”

电话挂断后,我把手机揣进兜里,头一次觉得这场雨下得很轻。

5.

那天,我刚从签约会场出来,阳光很刺眼。

MCN机构给我开了百万独家合作,主推财经成长内容。

中午吃饭时,运营小林开玩笑:“哥,你现在是我们这批里转型最快的骑手网红了。”

我笑了笑,没接话。

签约完的第二天下午,我去了母校。

学校请我回去做一场主题分享,说是给即将毕业的学生做一点现实参考。

演讲是在报告厅,坐满了人,聚光灯照在脸上有点晃。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陌生的脸,没紧张,只是心里突然静得出奇。

我讲了我怎么靠送外卖起步,讲了内容赛道怎么选、流量怎么抓,又讲了“自我价值”和“现实选择”这回事。

我没讲感情。

但有人听懂了。

结束前我扫了一眼前排,看到她。

周婧坐在志愿者位子上,穿着统一的白衬衫,头发扎起来,像临时被调来帮忙的实习生。

她低着头,手指紧握着膝盖。

她应该是没想到我会来,也没想到我会站在台上。

我只是扫过一眼,没有停留。

讲完后,学校安排合影,她悄悄站在人群边角。

我转身离开时,她叫了我一声:“林启。”

我回头,看着她。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喉咙像是堵住了,眼眶发红,泪水一瞬间就落下来。

我没有回应,转身离开,步子比平时快了些。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已经不再需要她的解释,也不需要她的眼泪。

我已经走在了她的前面,甚至,远到她够不着的位置。

6.

我刚走到后台通道,就听见身后有人叫我。

“林启。”

我回头,周婧站在那儿,眼神躲闪,像是在犹豫,但还是朝我走了过来。

她身上的衣服湿了一边,不知道是汗还是雨,衬衫皱巴巴的,跟台下那个体面的她判若两人。

“我……我能和你谈谈吗?”

我看着她没说话。

她低下头,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简历:“我现在没工作,也没有人愿意帮我。我知道你现在有公司了……你要是还缺人,我可以做什么都行,助理、剪辑、跑腿、打杂我都可以。”

她说得很快,像是怕我拒绝,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我没接那张简历,只静静看着她。

“林启,”她的语气突然低下来,眼圈红了,“你以前那么爱我……你真的忍心看我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吗?”

这句话,比之前所有的都戳得更狠。

我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你说得没错,我的确曾经很爱你。”

她猛地抬头,眼神像是抓住了什么希望。

“所以我才愿意放手,”我看着她,“那时候的我什么都没有,连站在你身边都觉得自卑。现在我有了点东西,却已经不想再为过去回头。”

她站在原地没动,嘴唇抖了一下,像是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我没有再看她,转身走进了后台的休息室。

门关上的一瞬间,我听见她轻轻哭出了声。

我靠着门,闭了闭眼。

不是不心疼,只是过去的我,已经死在那天她说“我们差距太大”的时候了。

7.

我还是约了她吃饭。

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把一些话当面说完。

我们选的那家馆子,是三年前我们刚租房那会儿常去的地方,小而便宜,味道不差。

她一进门就愣住了,环顾了一圈,像是突然回忆起当初坐在这儿抄政治大纲的自己。

我点了她以前常吃的干锅土豆片,她没动筷,只是低头搅着杯子里的水。

“你变了。”她开口。

“是啊,变了。”我说,“以前太天真了,总以为努力和真心能换来一样的东西。”

她没说话。

我看着她,说:“你记得吗?你二战那年冬天感冒发烧,我背你去医院,后来打完吊瓶你说永远跟我在一起。”

她轻轻点头。

“我那时候挺傻的,你说张老师只是学术榜样,我就信了。你要报班,我借钱给你报,你要换房子,我就搬。”

我顿了顿,语气放得很平:“你那天说我们差距太大,现在我想想,也许你说得对。你那一脚,确实踹醒了我。”

她抬起头,眼睛有点红。

“所以我后来拼命去做内容,学习拍剪,连着两个月每天只睡五小时,不是为了证明给你看,而是为了让我自己不再为谁低声下气。”

我叫来服务员结账,把账单推到她面前。

“我们,结清了。”

她看着我,眼神有些恍惚。

我站起来,说:“不用祝福我,也不用后悔。我现在过得很好,是你让我变得更好。谢谢你。”

说完,我转身走了出去。

门一关上,我才长出一口气。

这顿饭,不是为了挽回什么,而是为了给曾经那个被丢下的我,一个正式告别的机会。

8.

吃完那顿饭,我没有送她。

走出餐馆大门时,天色刚暗,街边的路灯一盏盏亮起。

我把手机调成静音,准备去旁边商场接人。

小姜站在商场门口,手里提着两杯咖啡。

“我怕你又吃得太快,没来得及喝水。”她把一杯递给我,轻声说。

“刚才那位,是她?”她没绕弯。

我点点头:“最后一面。”

小姜没再追问,只是笑了一下:“走吧,展厅那边快开始了。”

我转身时,余光扫到远处站着的那道身影。

是周婧。

她就站在不远的电线杆下,脸色苍白,神情怔怔地看着我们。风吹着她的头发乱了,她也没动。

我们对视了一秒,没说话。

她看到了小姜,看到了她挽着我的胳膊,也看到了我脸上平静的表情。

那一刻,我没觉得爽,也没有胜利感。

我只是很清楚地知道——这一段,真的结束了。

小姜是我们读书那会儿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后来也做内容策划,一直默默帮我改脚本、挑标题,甚至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拿出过一笔钱没问原因。

她什么都没说,却一直都在。

而周婧,当年站在我身边时,只想着怎么离开;现在想回来,却发现我身边的位置早就有人坐了。

我牵着小姜的手走过周婧身边时,她轻轻哽了一下,眼泪没控制住,落下来。

她终于明白,有些人错过了就不能回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8,509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5,935评论 0 3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5,201评论 0 2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3,514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3,5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