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曾经有一段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在电影幕布上一闪而过的话,击中了很多人心中最深处的无奈,被许多人印在了脑海里。
是啊,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如此。
我们本知道熬夜不好,但一到晚上还是放不下手机,停不下电脑游戏。
本知道“年轻就要多读书”,可是一闲下来,还是拿起手机刷朋友圈。
面对朋友们的哭诉和困惑,信手拈来的人生哲理,总是有理有据,每句话都能说到朋友的心坎上。
可是回到家里,独自面对自己时,我们依然会觉得人生充满了艰难,觉得自己现在过得不好,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得更好。
于是在百转愁肠中,感叹道: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虽然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却总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所以才过不好这一生。
01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无数个道理。
“学会接受孤独,你才能够活得更好”“只有好好学习,你才能变成一个优秀的人”“自律才能自由”……
可到底哪一个道理才是正确的呢?到底哪一个道理才是最适合我们的呢?哪一个道理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越变越好呢?
告诉我们这些道理的人却从不会告诉我们。人生接下来的路该如何去走,这些道理中也没有答案。
道理,本身就是每个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一种感受,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一百个人可以讲出一千种道理。
而这个时候,学会选择、学会辨别,对于我们每个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经筛选的道理,往往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不仅会给我们制造混乱,扰乱我们的思维,使我们陷入迷茫,甚至会导致我们犯更多的错误。
只是被动地接收道理,却没有辨别道理的能力。我们当然过不好这一生。
02
我相信每个人小的时候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
长辈们给我们讲着道理,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可我们却一脸不耐烦的说:“好了,我知道了,这些我都懂,这些我不用你说!”,然后就把长辈的这些道理忘到了脑后。
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我们遇到了一些人遇到了一些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道理,我们仅仅只是知道,直到今天才真的懂了。”
懂得了很多道理并不等于我们真正领悟了之中的奥妙。
我们往往会把知道和懂得混为一谈,但其实他们是有本质区别的。知道就好像我们看见了某个东西,而懂是我们了解了这个东西的内涵。
所以,先别抱怨自己听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扪心自问,这些道理,你真的懂了吗?
03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情况。
我们看了一篇励志文章,听了一次励志演讲,在B站或者抖音上看了一个励志的视频,觉得自己从中领悟到了很多道理,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激情澎湃。在笔记本上写起了计划,在朋友圈立起了flag。
“从明天开始,我要六点半起床,我要每天坚持跑一个小时步,我要……”
然而结果呢?
几天后,激情渐渐褪去,甚至有的人第一天都没有坚持下去,写过的计划、立起的flag就全部都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那么,我们当初究竟领悟到了什么?是道理出了问题吗?还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呢?
其实很多道理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它们只不过是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经历得出的不同结果、不同体验。
真正的问题在于,再多的道理也救不了我们的懒惰。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在面对人生哲理时,我们只是在非常肤浅地吮吸新鲜道理的汁液,却没有按照它的指导,入木三分地践行下去。
然后我们哭诉“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也许并不是我们对于命运不公的控诉,它更像是我们停留在舒适区的自我安慰。
很多时候, 道理都懂,只是努力欠缺,等真正践行了努力,内心一切的迷茫和困惑都会迎刃而解。
毕竟,鸡汤听了过了,就是鸡汤,听了做了,才是道理。一切的根源,只是因为你没读懂、没思考,更没有努力去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