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馆子】之三《龙虾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必然就有宵夜。早餐补身体,宵夜补灵魂。华灯初上,夜宵当道,谁主风流?唯有龙虾王。龙虾这种生物,认识它的时候,我刚上师范。学校门口小饭店6块钱可以吃的一盘满满的炒虾尾,而我长兴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小时候暑假沟沟港港里抓到的龙虾都是用麻袋装上,一块八毛的贱卖。这种奇怪的经历着实让山里人大开眼界。工作以后,交集多了。人在江湖飘,宵夜不可少,钞票没几张,夜宵还要吃。20年前的安吉夜市,现在九州广场的位置,原先叫金石弄,连通农民街,是安吉的美食集散地。长夜不熄的灯光,嘈杂的人声,这是深夜的主旋律。牛羊肉串在炭火中吱吱作响,烤鱼散发着诱人的香味,20度的昏黄的灯光下,玻璃柜里的卤肉、鸭头、鸡脚泛着油光,各种肠缠绵在一起。小龙虾在暗夜里鲜艳欲滴,这是安吉深夜的灵魂。


金石弄里有家龙虾王,生意兴隆。老板是上只角的章村人。店门口,一只只特大号脚盆一字排开,龙虾在张牙舞爪。这里的龙虾按盆卖,一盆大概一斤12块。口味单一,没有清蒸椒盐,也没有麻辣蒜蓉。只有家常做法。店里面积不大,不早点来是抢不到桌位的。对面的居民楼也被老板租下了几间,老式的楼道狭窄拥挤,如同迷宫七拐八拐寻到座位,接下来便是等待。清洗龙虾是个繁琐的活,三四个帮工在老板的带领下流水线作业。掐去虾尾拖出肚肠,板刷上下翻飞,然后清水浸泡,沥干放好。忙得头都不抬一下。老板娘掌控着厨房。要做出能够降服老饕的味道可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安吉人的嘴巴叼啊,肉新不新鲜,火候到了没,配料足不足,刮一眼就晓得,还要色香味俱全,交关难弄。好在老板娘功夫到门,手脚麻利。只见她从钢精锅里抓起一大把龙虾,沥干水分,灶上早就开足了火力,油到七分热,干辣椒、大蒜子、生姜片爆炒,香气沁人心脾。接着龙虾入锅,“哧”得一声巨响,一阵青烟腾起,调大气门,蓝色的火焰肆无忌惮地舔着锅底,龙虾翻滚和调料融为一体,在锅里欢腾。靑褐色的外壳变成了诱人的暗红,加糖、豆瓣、青椒,最后才是洋葱。时间掐的精准,顺序不得错乱。


当做好的小龙虾盛满盆钵端上了桌时,洋葱和青椒混合着麻辣的浓郁直扑鼻尖。一刹那,漫长的等待终究值得,顾不得什么形象,直接上手,指尖拈着,一手熟练地掐头剥壳,白嫩的虾肉在脊背里,那揪揪点肉Q弹,韧劲鲜美,齿牙间,细细的咀嚼,累积的快感足以让人过瘾,脸上的愉悦像开了的花,要是再来上一杯冰啤,那就是宵夜的巅峰时刻。世俗里的佳肴成为深夜里慰藉灵魂的良药。电信楼上的时钟走过十二点,午夜时分,带着微醺,打着饱嗝,又有了美好生活的念想。20年过去了,金石弄拆了,龙虾王不知道搬到了哪里。廉价的美味也如现今的二师兄,身价倍增。十几块翻到了六十块,年纪大了,吃不消了,夜宵也戒了,早点跶脚早点困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变成了火人
    迷轩佳阅读 267评论 0 0
  • 大雨飚风炎暑断,波光连海水连天。 台风拔断垂杨柳。洪水淹平万亩田。 雨泣风嚎蛙鼓掩,腻云流海盖额宽。 风吹泪眼湿帷...
    白马卓玛阅读 544评论 2 14
  • 今天晚上,吃完晚饭后,我的好朋友同同来找我玩儿,刚下楼,我就看见一辆很古老的三轮车,我问:“这是谁的?”同...
    屈炫宇阅读 254评论 0 2
  • 这夜,仍在思索。 仿佛飘洒不尽的流年。 苍狗吐出多少岁月。 独独剩下许多等待的日子。 让人追念,痛苦! 白驹轻走。...
    竹音尘阅读 17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