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跟武打影星说“这是自己最后一部打戏“不同,
雷军的这句话还是很振奋人心的,市值看来就要再上个台阶了。
其实小米造车的消息陆陆续续传了好几回,但每次都是PR出来否认,说一句集团关注电动车生态发展就完事了,总觉得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现在,雷军亲自挂帅,计划10年100亿美金的投入规格,看得出雷军最终还是想好了
要知道,造车和造手机不同,光有钱还不行,前面的乐视和戴森都是前车之鉴
因而这个决定,对目前的小米和雷军,都至关重要
别的不啰嗦,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小米在这个时候选择造车。
小米的业务有三大板块,分别是智能手机、AIoT智能硬件和互联网服务。其中,智能手机对业绩的贡献占到6成。但是从2016年开始,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就开始下滑,各大厂商都是在争夺存量用户,增长乏力。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占小米营收大头的业务已经到了天花板,再无往日光景。
我们知道,在资本市场里,一旦失去了增长,也就没有了对未来的想象力。因而,对小米和雷军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寻找一个增量市场来谋求破局。
那么,做什么能有足够的想象力,同时又能链入小米自有的生态呢?
答案就是造车。
当然,这也不是刚有的想法。早在2013年,雷军就两次赴美拜访马斯克,足见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注。而在2015年和2016年,雷军又通过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和小鹏,中间又直接间接投资了40多家汽车和出行市场相关的企业,在渗透产业链的同时又投入研发,手握八百余项汽车相关专利。
(据第一财经报道,创新和知识产权SAAS服务商智慧芽数据显示,目前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已达834件,小米汽车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96%)
憋到现在才出手,最大的原因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和成熟。现在全世界的汽车品牌都会寻找中国的供应链支持,与10年前小米开始做手机时的大环境相似,只不过当年带动中国手机产业链的是苹果,现在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则是特斯拉。看得出嘴上说追风口的雷老板,商场中实在是沉得住气。
基础条件具备了,决心也有,事情就成了吗?
自然也不是。
首先,既然是铁包肉的汽车,安全肯定是首要的。
其次,既然是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也是绕不过的。
而这两点,小米都还是零。
所以现在的小米会选择已经积累大量安全数据的传统汽车厂商合作(有报道称,小米正在和长城汽车谈判使用其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以解决安全性问题。至于自动驾驶,现阶段还并不在优先序列内。
总而言之,对小米造车,我持乐观态度,从产品和市值上都是。
正如雷总所说,目前小米现金储备超千亿,已经是世界五百强,并没有太多需要担心害怕的。
恒大PPT造车,市值已经超过5000亿。雷总说要造车这一句话,可否也值5000亿呢?我们拭目以待。
【分析】
上证指数:+0.62%(3456.68)
创业板指:+1.37%(2771.32)
两市成交额:7469.24亿(平)
涨跌分布:跌多涨少
北向资金:63.34亿(沪股通:55.76亿;深股通:7.58亿)
热点概念板块:采掘服务、国防军工
今天沪深指数低开高走,市场又回到年前的二八,板块权重们撑起了整片天,抱团股们有点爷青回的感觉。
身边的朋友看到手里的股票和基金连涨了几天,仿佛年后的伤已经痊愈,开始躁动想来抄底。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目前的大盘仍是箱体震荡的局面,而且已经接近箱体上沿,空间有限,防御还是第一位的,大家还需多些耐心等待回落机会。
顺便说说军工板块。今天中航沈飞涨停,相比起预期之内的业绩,行业内的关联交易额超预期才是引爆点。中航沈飞的年报里显示的关联交易额与业内航发动力的变动方向和增速一致,反映行业景气度高;而财报中还显示关联方的财务公司存款额度由2020年109亿提升至500亿,也表明有大订单马上落地。多项数据都让市场对军工板块又重燃信心。当然,最最直接的原因还是超跌了,其他都是找理由。
除提示大家防御为主的策略外,继续建议大家关注业绩超预期、低估值、现金流较好的顺周期及蓝筹板块机会(如有色、公用事业等)。
——————————————
周一山(公号:ashanfupan),一个讲武德的金融人。践行基本面选股+技术面择时的逻辑,挑选好行业龙头或基本面拐点个股进行中长线的高抛低吸,追求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的收益。
以上内容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观点进行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