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问题无解,而是智慧不够

遇到不如意时,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心,扭转局面,保证自己的心安呢?

分享一段昨天和我一位发小的对话。

昨天上午远在北京的发小微信我,直奔主题说让我开导她一下,她遇到了好朋友在背后议论她,诋毁她。问我如何看待,她要怎么做,说自己气的要炸开了。

她在北京创业,也小有成就。性格很宽容,人缘也是非常不错的,坚守十几年生意也做大了。什么大事能把她气炸大老远的遥控我呢?

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她情绪一时上头了而已。

我没问事情的细节,而是先问她:“你听到有人说你坏话,你生气啊?现在什么感觉呢?”

“我生气啊!主要是对方不描述事实,说的都是编造的。而且我们同甘苦共患难过,对于我们都是觉得肯定是长期合作,也很感恩他,我以为我们是互相的感恩!”她说道。

我又问:“你都说他说的都是编造,不符合的事,本来没有的事,那你气的是啥呢?”

她说:“诋毁我,我肯定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且是另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传达给我”,她内心在起伏。

“那你是对那个说你的人感到伤心?还是对人家说你的话让别人知道了,又传给你了,你面子上过意不去呢?”我又问道。

“面子上肯定过意不去,能听出来很大一部分对我非常不满意。可我以为我做的很够意思了!在最难的时候把所有资源都给他,我们都是相互扶持的,竟然把我说的一文不值”。她补充道。

我又问:“告诉你这些话的这个人,你们很亲近吗?她一大早跑过来告诉你这些,目的是什么?”我暗示她自己要辨别是非,辨别真善还是伪善。

“她是好心的,也为我打抱不平。不过你这么一问,我刚才非常生气,但是我好像没那么生气了,貌似我对让别人知道有人说我,我感觉很没面子。没面子让我很气。”(她在自己反思)

看她开始思维,我添了两句:“在意面子,是不是自己的证明之心在作怪呢?你想证明你自己是付出的,证明自己是对人家好的,证明自己是没有错的。”

“对!”

“所以你的情绪,透过你的证明之心(贪嗔痴慢疑等)出来搞破坏,破坏关系来了。”

她又说:“我就是觉得我付出了那么多,竟然被他说,心里太堵了。”

“这是你看到的消极面”我提醒她。

“对,说的好。”她开始区分。

我接着问她:“你觉得这件事的发生,虽然当下的你很气,但有没有什么价值点呢?对你而言”

“早上没有了,现在有了,我在这件事上光生气了,没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且索取别人对我的认可。”她说。

看到她从向外到向内,我继续追问:“如果你说的那位合伙人说的话,也许20句里有1句是指出你的问题,你是否会接受和改呢?”

“要改,我想了,确实也有我做的不好的部分,虽然我也不是故意的。”

我继续表述了一些,提醒她她的位置在那里,领导人就要有领导人的样子,言行举止要很注意。别人说的话都是会有保留的,传话者当下的那个发心是善还是魔?还是压根没脑子就想嘴快活?这个要自己甄别。如果先定义别人讲的话就是对自己不好的,一时不冷静,不看价值面而去看消极面,那往往是无法了解对方的真实动机的。

她的表述中,提及了传话的那位也是真的帮她。我说真的善,是不会让你起情绪的。让你心堵,这是什么善呢?起情绪就是害人。

“这件事告诉你:缺少如是的心,缺少看价值的能力,要修心胸心量啊!”

“是的是的,刚才想的很极端,想想算了出来楼下咖啡厅另静一下给你发信息,这次我又成长了。”又说了一些感谢我的话。

我夸奖她:“你太智慧了,那个当下就走出来,让自己心静,不在负能量里缠绕。给你点赞!”发了几个笑脸给她。其实极端很容易,说坏话谁不会,但是平衡要靠智慧,情绪无法解决问题。

同时也补充了一些话外话,我们平时和自己爱人的相处、父母的相处,孩子的相处,他们就不会挑你毛病吗?很难做到。自己有时会觉得父母做的也不好,父母有时候觉得我们这那有问题。我们也会觉得孩子这样那样。在这样一个亲密、了解的家庭中都会有说不好的地方,何况你的合作伙伴呢?人家说几句怎么了?都说你好话你就开心啦?都说好话是很危险的!

说不好的,也要甄别是否真的是自己的问题。是问题就要感恩人家勇敢提出来,自己又有改错的机会。不是人家不说,你的问题就不存在,有的人说了你知道,有的人不说都放肚子里你都看不到!

我们修炼人格就是这样,人生不会不遇到问题。没有问题自己就没有提升的机会呢。

就是解决一个问题,提升一次,再遇到一个问题,修改完善一下。到最后人格才能逐步逐步的被完善,才有成就。

修行人是快乐的,无论遭遇什么。

因为他\她知道,无论遭遇什么,都是自己感召而来的。还有什么不接纳的呢?只管因果,不管对错。

一来二去聊了一些,她说自己一下子能释怀了。又买了几杯咖啡带回去给她的合作伙伴们,把问题化小,看到她的行为,我替她开心。

以上的话虽然是和她的沟通,但是我觉得是和我自己的沟通。

我也一样遇到过问题,也会发火,但守住本心,是让自己不随着负面能量走,不随顺自己的习气,不去种恶因。让心静下来,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心安才有智慧。

因为:“不是问题无解,而是智慧不够”。

(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