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文学之五

东汉文人阶层出现后,到魏晋时期,文人不用再从事具体的劳动,而是专门读书受教育,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比如王羲之在书法领域很有造诣,顾恺之在绘画领域成就颇深。文人最显著的特点是对生命本源的思考,比起西汉时期平民阶层多了些许的忧愁,“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这些文人共同的特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晋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魏晋文学既不向汉唐那样代表文学的最高成就,也不比《诗经》、《楚辞》歌赋式文学的群众性。它是中国文学长河中一朵洁白的浪花,让人回味不穷。其中以三曹著称的建安文学以及陶渊明为代表的东晋文学浪花点点,荡起层层涟漪,映射出色彩斑斓的线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近期欣赏了《短歌行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催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新怀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在传统的理解上是魏主曹操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他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企图广纳天下贤才推进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总感觉人才难得,而产生忧虑。在这首诗里能体现出魏主的诗人情怀、人格魅力、政治魄力及霸主气势。

一是浪漫的诗人情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是一种虚无和消极的思想,这不像曹操的个性,和阴谋家、政治家及霸主形象的他截然相反,倒更像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在感伤。这就是曹操的诗人情怀,也是他的真实感受,有人说诗比历史更真实,因为诗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参杂任何刻意的成分,这个说法在《短歌行》里得到证明,虽然曹操是实权派人物,挟天子以令诸侯,敢于挑战当时的伦理,是打破君臣关系的第一人,在那个时代是何等的霸气!可即便这样也有贤才难觅的忧愁,大概历史不会这样描述吧。

二是的人格魅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催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感人肺腑,这是曹操的人格魅力所在,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恰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只要你们(贤才)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当时很多有才的文人纷纷投奔曹操名下。如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和程昱等,这些能臣志士在曹操南征北讨以及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都显示出了肱骨之力。

三是超强的魄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当时三足鼎立的局面下,因形势不明朗,贤才犹豫不定、彷徨不安,不知投奔何方,曹操懂得人文情怀,以同理心表达对文人的关心和同情,同时还不忘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还曾公开发表《招天下有才无德者》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对当时的伦理挑战,因为东汉末期举孝廉,所谓的孝廉其实也是徒有虚名而已,宁招虚伪的孝廉,不如招真正的人才。敢于打破俗世的观念,以超强的魄力展开对人性解放的挑战,不得不佩服曹操的魄力。

四是政治上的霸气: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公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很快从前面诗人的真性情、及人格魅力转换到政治角度,他的霸主气势就体现出来了,天下的贤才投奔到我这里,我是不厌其多,不厚此薄彼的。正所谓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真正体现了他霸主气势。

通过这些我们领悟到曹操是政治、诗文及爱情领域真正的高手,他的霸主地位和诗人般的热情是统一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毛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抱着对未知的向往,买了一张机票,便抵达了心驰神往的地方。我一...
    43e9e08ab83b阅读 530评论 0 5
  • 惨白月光穿过重重树影照射在幽静无人的林间道路上,,路灯从黄旧的灯罩中闪出微弱的光,那光有些奇异,此时正值早上三点多...
    玩美创游徐良阅读 1,646评论 0 0
  • 天缺界。 北海。 一座荒岛上。 带伤的小黑马载着游子煦连续奔波了半个月,终于到达了北海,筋疲力竭...
    西煞樵阅读 276评论 0 1
  • 最近兴起翻出《猎人》重温,却发现里面许多,正正是我当下需要看到的,又一次佩服了自己的直觉!小杰在战斗中的执拗,即便...
    小妖Genie阅读 4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