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九旬入党”的“济世为公”信仰

       从16岁见证中国共产党保护百姓,到历经波折“九旬入党” 。七十余载,游本昌向党组织靠拢的步履,从未因岁月蹒跚而停歇;那份“未达标准”的自省,让“入党”二字在时光淬炼中愈发厚重。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游本昌为“追星”坐标,感悟“济世为公,弘一无二”的赤忱信仰,追逐那对中国共产党的赤诚信仰;那终身自省的砥砺初心;那在岁月长河中坚守向党组织靠拢的执着,用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感悟“迟暮不移”的赤诚,在“叩问不止”中校准信仰坐标,做初心的守护者。游本昌在人民日报撰文中写到“这一生中,我多次萌生入党心愿,但始终藏在心里,觉得不够,还差得很远。。”从青年时期目睹解放军露宿街头的震撼,到70余年文艺生涯中对“济世为公”的践行,游本昌始终以“未达标”的自省,在向党组织靠拢的路上步履不停,这种“高标准”不是自我苛责,而是对初心的极致守护。信仰的纯度,在于一辈子的“自我校准”。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游本昌为镜,“初心叩问”,常常问问自己入党时的心跳是否依然热烈,面对党旗宣誓的誓言是否还在耳畔回响,无论岗位高低、资历深浅,都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在反复叩问中剔除初心杂质,让信仰如钻石般历经打磨更显纯粹;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把党员标准刻在心上、落在行动上,让初心在岁月冲刷中愈发澄澈。

       感悟“一生向党”的执着,在“一生一事”中深耕使命土壤,做事业的笃行者。“演员是一个职业。以文艺化导人心,首先要化到我自己的心。”无论是52岁主演电视剧《济公》走红,还是89岁高龄拍摄《繁花》,让运筹帷幄的“爷叔”走进了广大观众内心,他都把“济世为公”的使命,融进了每个角色、每场演出,这种“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专注,正是对使命最生动的践行。“使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不是一阵子的热情,而是一辈子的坚守”。广大党员干部的使命,最终要落在“为民服务”的实处,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一步一个脚印帮群众解难题;在科技创新的实验室里,“十年磨一剑”突破“卡脖子”技术;在基层治理的一线,用“绣花功夫”化解邻里矛盾,把使命分解到每一天的工作中,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在“一辈子”的坚守中,让使命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感悟“余热生辉”的担当,在“微光聚火”中传递精神火种,做价值的引领者。“我入党,就是想更好地发挥余热,用作品传递正能量。”游本昌饰演的“济公”,看似疯癫,却心怀苍生,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传递“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他晚年投身公益,走进校园、社区传播传统文化,用行动诠释“文艺为民”的真谛,“以正能量引领人”的自觉,生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是群众眼中的“旗帜”,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身边人。在服务群众时,一次耐心地倾听、一个暖心的举动,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度;在面对歪风邪气时,敢于说“不”的勇气,守护好社会的公序良俗。广大党员干部当好“正能量”的传播者,用自己的言行做“无声的宣讲”,用实干精神感染身边人,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让党的事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薪火不灭。(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 李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