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诗词的缘分 - 草稿

    犹记得小学刚接触诗词,满是新奇,其句式整齐,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还是比较难背,特别让我映象深刻的是,那个时候特别喜欢看古装电视剧,里面的书生读诗总是摇头晃脑的,单纯的小小脑袋就自然以为读诗应该是这样,才能读出诗的韵味和读书人的气势,但是看周围的小朋友和老师都没有这样做,终于犹豫踟躇了不知道确切多久,在二年级的时候,我终于做了这个心中一直以为并且想做的事,然后吸引了周围同学的目光,带着大概是不太认同或者是新奇的意思,我的脸哄的有点热,面对他们的话我也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大概是愣愣的,现在想想真是哭笑不得。

  到了初中,由于科目的突然增多,还有环境的恶劣,同学的不友善,让我一直处于想要获得同学的认可当中,对诗词的记忆不是很明显,这不是我最偏爱诗词的时候。

  直至高一,我还是很内向,不会说话,不能很好地和周围的同学打好关系,但这个时候我却慢慢地悟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诗的境界,不如把自己的注意力重心真的放在学习上,不要太去刻意在意他人的看法,减少环境对自己的影响,于是我不知不觉就偏向了诗词,可能就是缘分吧,或者是藏在骨子里的诗意,或者是感概于别人在写作文时对诗词的运筹帷幄!我开始自己默背很多诗,特别是看到令自己激昂共鸣的诗,我就很特意的去把它记起来,课本的诗词更不用说,我都是在老师教之前背好的,所以在早读课其他同学还生涩地读这些诗词时,我总是口快了,那个时候我就会顿感“头疼”。

到了高二,我选的是文科,我在写作文时已经能很熟练的把我所学的诗句运用进去,并且作文也得到过语文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表扬。但是有一件事让我很无奈,当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写对联的作业,然后她走到我的位置看到我的对联后,很怀疑的问我:“这是你写的?”我说:“是啊”她放下走了,但我莫名还是看出了她眼里的不相信,后来,她把我的对联拿去讲台上讲了,但是没提是谁写的,而另一个同学则有提,我不禁在想:老师是不是在质疑我。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还是影响不了我喜欢诗词。

到了决战高三的那一年,生活很枯燥,除了做题就是背诵,必备背诗词由于以前坚固的基础,我高三就几乎不用背了,但还是有在扩充关于诗词的脑容量,特别是做诗词鉴赏的时候,我都有个习惯尽量把它们记下来,这也算是平时的一个乐趣了。还有我有一个很幸运的事,就是这个时候我的同桌愿意且主动和我玩飞花令,这真的是莫大的欢喜!我还是有孩子的气息,她也很包容我,我也真的很喜欢她!

好啦,就说到这里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