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谣言——读《小心这些水果病》有感

一、不迷信

不必迷信所谓专家,今天出个水果病,明天出个蔬菜病。说的固然有他的道理。

今天我当专家我还可以捏造出个“吃饭病”,一顿饭吃多了会撑死,吃急了会噎死,吃慢了,饭凉了,还会拉肚子。

专家说吃每一口饭,要咀嚼36下才能让唾液酶和食物更好的发生化学反应,并且有消毒的作用,这么吃饭我们才能健康长寿。

有没有计算过,每一口饭咀嚼36下再下咽,一顿饭要吃多少口,要咀嚼多少下?花多少时间?

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我印证过,尝试过,一口36下,我没吃完十口,就已经口腔肌肉疲倦了,肚子很饿,剩下的饭已经没力气嚼了。

吃饭根本没法按专家说的那么吃,我证实过的,我才来分享。

举一反三,不要执着专家的说辞,执着所谓的专家无异于迷信。有些专家是为了博得眼球,求关注度,想出名,有些说的越有鼻子有眼的信息,皆是公众号推广,为了让更多人订阅,赚取广告费。背后都是利益驱使。

谣言止于智者。

二、去“法执”

受填鸭式教育长大的我们,更习惯被灌输。专家说什么都是对的,不!多用智慧去辨识一下,灌输的是不是真的有营养,是不是适合自己,真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打个比方:

1天气凉,我说您多穿点,别着凉。

2出门回家一身汗,刚进屋,我说您喝点水,别渴着。

3站了半天,我说您坐下歇歇或进屋躺会,别累着。

我说的这些话都是方便说,都是对境而说,但背后的道理就一个:我关心您,心疼您,爱您,希望您当下缓解痛苦,舒服自在。

我如果是专家,或是大夫,有些人就执着了,大夫说别着凉,就天天捂着厚衣服,大夫说别渴着就天天走到哪都背着个暖水瓶,大夫说别累着,干脆就天天躺着不起来。

传统文化里有术语,管这样子的做法叫:法执。俗话说叫:循规蹈矩。

三、四依四不依: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不是专家说的就都对。要去验证。

不执着语言文字,要理解验证文字的意义。

不执着知识,原来旧有认识,要用智慧思考。

了解信息传达的对境,再对信息进行判断。

例:

方便说(不了意):祝您吃好、喝好,玩好。

(对时对境而说,简单具体。旅游团导游车上会这么讲)

了义说:祝您幸福、平安,健康、快乐。

(无论时空如何变化,每一项都复杂广泛。但爱不变)

不执着那些知识,但也不是说就放弃那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依智不依识,转识成智。用知识启发智慧。

我仅思考了这些,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利益大家,愿有所收获。感恩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