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弦断为知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月湖侧畔轻声唤,可有知音识曲寻。

心印灵和弦已断,高山流水付瑶琴。

(平水韵)


注:

识曲,谓通晓音乐。

    《文选‧古诗<今日良宴会>》: “令德唱高言, 识曲听其真。”

    吕延济 注: “识曲, 谓知音人听其真妙之声。”

    明 杨慎 《泛舟浣花东阜狷斋同赋》诗: “双鱼六马惯识曲, 青蛉白鸥皆忘机。”

    清 黄景仁 《十四夜歌宴》诗: “识曲群公敢多让, 不妨明日有狂名。”

心印

1.佛教禅宗语。 谓不用语言文字, 而直接以心相印证, 以期顿悟。

    《坛经‧顿渐品》: “师曰: ‘吾传佛心印, 安敢违于佛经。 ’” 唐 韩偓 《江岸闲步》诗: “立谈禅客传心印, 坐睡渔师著背蓬。”

    宋 王禹偁 《寄贊宁上人》诗: “眉毫久别应垂雪, 心印休传本似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摺: “心印非遥, 只在本来还照。 回头早, 认得胎胞尽, 四大皆安好。”

2.理学家藉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

    明 王守仁 《<大学>问》: “此格致诚正之说, 所以阐 尧 舜 之正传而为 孔氏 之心印也。”

3.泛指内心有所领会。

    清 周友良《珠江梅柳记》: “而二美意皆属予, 微露拒 程 之意, 程子 亦心印。”

4.心心相印。

    沈从文 《菜园》: “只能心印默契, 不可言传。”

5.拆字术。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 “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 谓之心印。 本自心源, 想成形迹, 迹与心合, 是之谓印。 爰及万法, 缘虑施为, 随心所合, 皆得名印。”

高山流水

1.《列子‧汤问》: “ 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

    伯牙 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 曰: ‘善哉!峨峨兮若 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 曰: ‘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 !’”后以“高山流水”为知音相赏或知音难遇之典, 或比喻乐典高妙。

    宋 王安石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一: “高山流水意无穷, 三尺空絃膝上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不是秦筝合众听, 高山流水少知音。”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一摺: “嘆良金美玉何人晓, 恨高山流水知音少。”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病晤》: “清商绕画梁, 一声一字, 万种悠扬, 高山流水相倾赏。”

2.琴曲名。 内容即据《列子‧汤问》所载 伯牙 与 钟子期 的故事谱写。 原为一曲, 唐 时始分为二曲, 至 宋 时又分《高山》为四段, 《流水》为八段。 一说《高山流水》本属一曲, 元 人始分为二。 现存传谱初见于《神奇秘谱》。

瑶琴,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 “明镜尘匣中, 瑶琴生网罗。”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 “瑶琴多远思, 更为客中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琴品说》: “ 秦 汉 之间所制琴品, 多饰以犀玉金彩, 故有瑶琴、绿绮之号。”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 “珠树秋先折, 瑶琴我独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时间已是早上时间,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手机。 爸爸的手机找寻不到,就用另外一个手机打。 手机发出沉闷的...
    丁爸阅读 536评论 0 50
  • 【连载】鼬真传(3) 这个是我之前的作品,虽然是连载的,但是有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所以风格和连贯性上可能会有所差别...
    远坂宗政阅读 1,004评论 0 2
  • 11集的昼颜终于剧终了。对于熟悉而亲近的人,我不能讲我看了这部电视剧,或者和他们说的时候要不忘加上几句大声的斥责,...
    洲峂阅读 509评论 0 0
  • 山前远外追,万里赴约回。 同醉烟云巷,相惜夜半围。
    乔玉儿阅读 332评论 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