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定理是说,一种物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增高而减小。这里就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就随着价格的变化,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程度是不一样的,那要怎么来衡量呢?所以这里就引入了需求弹性的概念。如果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变化的反应较大,就说它是富有弹性的。如果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变化影响较小,就说它是缺乏弹性的。
因为商品的本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所以弹性的概念也就成了衡量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尺度。弹性大说明购买意愿不够强,弹性小就说明购买意愿较强。不同的人情况不一样,需要不一样,所以它们对于各种商品的购买意愿也不一样。虽然如此,我们大概还是可以分析一下影响弹性的因素是什么样子的。这对于后续个人的应用也很有帮助。
首先也就是商品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那就先看这种需要是否为必需品。如果这种需要是必需品的话,相应的商品的弹性也就会小,否则就会变大。比如我们看自己的生活,我自己没有什么偏爱的商品或服务,所以也就没什么必需品。虽然衣食住行都是必须的,但我因为没有偏爱也就没有什么必需的,各种商品的弹性都会较大的样子。有的人可能因为太爱某个品牌,相应的弹性就会小很多。
然后影响弹性很大的因素也就是替代品的作用。因为我个人没有执着的品牌,所以我的各种商品或服务其实都存在着替代品。所以我个人对于各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就会很大,不管怎么样都会有替代品。
听过这个需求弹性的分析,它对于个人是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的。因为个人的价值就是要成为必需或者是不可替代,这样才不至于被淘汰。在职场关系中,个人会面临着彼此的竞争关系,那要怎么样才能够避免被竞争掉呢,还是要去看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个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具备了必需和不可替代的特性。
比如我现在在钻研的对道德经和经济学的理解,对它们钻研的越深我对现实的理解也就是在越深刻。这种领悟是难以被替代的。而且当我能够把它们更好的应用于现实的时候,这种能力也是他人很需要的。所以我就是继续的回归本心来不断的察觉就可以了,并且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