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米》,读后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读后感……

苏童的《米》这本书在印刷了第二版的时候被我买来放在了床头柜的书架上,毕竟这年代,能够再版且占据市场的书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书的扉页是这样介绍的:《米》通过一个极富传奇性的故事,描述了枫杨树人的精神在异乡城市的流浪,表现他们的存在于虚无,现实与梦想,罪恶与救赎......

貌似是褒义。

于是,花了四个晚上的时间读完,第一感觉就是无比荒诞。

我给它定义了贬义。

在这本书里,亲情友情爱情都被践踏的很廉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被作者泼上了罪恶悲怆的墨汁。当然,主人公,一个叫五龙的荒诞诡谲的男人,最终也是没有寿终正寝,死在贯穿整个故事的那列记忆中的,归乡的火车上。

故事里,所有的人物都披着仇恨和冷漠的外衣,没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内里,整个上演着所有场景的社会环境也非常肮脏,且暴力。读的时候你简直可以亲眼目睹那些让人作呕的一房一瓦、一桌一椅、一人一事。然后觉得臭味熏天,怪味连连。

总之,看完是无止境的压抑。

书评说,这本书能够让人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这话没错,但得到震撼的我认为更是思想。我的思想自动摈弃了书里的丑恶,所以才会第一感觉觉得荒诞,因为在我的狭隘的眼界里,世界上是不可能有这种荒诞的生活以及生命的存在。

或许,真的是我的眼界狭隘了也说不定。

只是,人性,这种最本真、最初始的东西,我相信还是存在大多数人心中的。至少,我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没有《米》这本书里这样的丑恶荒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