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化(盐渍化)和次生盐碱化(次生盐渍化)是土壤盐渍化的两种不同形式。盐碱化是自然发生的现象,主要由地形、气候、土壤及海水入侵等自然因素导致。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以及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降水稀少的条件下,土壤底层或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积累,形成盐碱地。例如,我国的华北平原盐碱化地区分布广泛。
次生盐碱化则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排水系统不完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以及使用高盐度水源灌溉等,都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积累,进而转化为盐碱土。在西北干旱地区,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常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农田,结果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形成次生盐碱化。长期下去,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降低,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