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瑜伽与杂念,说容易,但要做到,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关注身体和思想的沟通
简单的在于让身体处于舒适放松的状态,关注呼吸,让呼吸变的平缓,从有意识的控制呼吸,到感受气息,这时候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客体也就是气息不再干扰意识,本体也就是本我还在,那就是进入平静的状态。
瑜伽是“身,心,灵”的共同修炼。通过对身体的练习,唤醒内在潜在的向上的能量,从而让人身心安宁,心生喜乐,在这种状态中 明心见性,并且学会“放下”。让我们回到婴儿时的状态,如老子所说“专气致柔,如婴儿乎?”所以,练习瑜伽在当今社会并不是背道而驰,而是顺势而为之。
瑜伽是和谐的生活方式吗,是身体与心灵的和谐,个人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家与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瑜伽是自然,春种秋收,花开花落,冬暖夏凉,饥要吃饭,困要睡眠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自然,即是瑜伽。
瑜伽是微笑,是感恩,是放下,是包容,是宽恕,是全自然的聆听。
“活在当下”,感受当下或许就是对瑜伽最现实的解释。瑜伽体式的练习,皆在让人保持一个健康活力的身体,感受身与心的和谐
当你不清理你的潜意识,潜意识一定会反过来清理你。我们会运用永嘉中的动作,打扫我们内脏中的细胞垃圾,清理我们身体生活内的碎片垃圾,用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连接自己的内在,提高身体的敏感度,瑜伽是用身体去体验的艺术,练习能量瑜伽的一个最大目的是让自己活出生命的无限。
瑜伽有八支,犹如莲花之八瓣,顺次向修行者展现。
八支包括:外持戒,内蹲行,调身,调息,摄感,止心,禅定,三摩地,此八瓣共同构成美丽的瑜伽之莲花。正因为大家仅仅通过瑜伽八支分之一的——体式在理解瑜伽,认为能劈叉,能把脚扳到头顶,或者能倒立就是瑜伽,所以被一些杂志书面所限制。
实际上,仅仅把八支分之一的体式理解为瑜伽的全部这样的理解跟盲人摸象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样的话,大家对瑜伽的认识是存在误区的。是被所谓的瑜伽体式图片误导了
把瑜伽体式当成了瑜伽的全部,混淆了视听。
爱惜自己,进而爱护家人及身边的朋友,是瑜伽。
分享一些美好的事物给朋友们,是瑜伽。
遵纪守法,没有起不劳而获的心念,是瑜伽。
身处逆境,不怨天尤人,不心生抱怨,是瑜伽。
不说出口伤人的话语,是瑜伽。
伸手扶一把跌倒在你身边的人,是瑜伽。
公车上给行动不便的人让个座儿,是瑜伽。
同事取得成绩,没有心生妒忌,说句祝福的话语,是瑜伽。
萍水相逢、有缘相识的陌生人相互之间的一个笑脸,是瑜伽。
给急匆匆赶路的人侧身让个道,即使她撞到了你
你也没有心生抱怨,这也是瑜伽。
感恩是瑜伽,宽恕是瑜伽,
微笑是瑜伽,包容是瑜伽,理解也是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