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提出用“哲学” 来经营企业,这是稻盛破天荒的创举。稻盛在 30 岁前后已经非常清晰地、相当完整地构建了他的“经营哲学”。与全体员工一起实践这种哲学,“京瓷”这个起步于街道工厂的零部件企业,居然挤进过世界 500强。评价世界 500强的标准有一个致命的偏差,就是只讲规模,不讲效益。如果销售规模和利润率两者兼顾的话,京瓷无疑依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之一。
人生在世,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会有各种利已的欲望,金钱、名誉、地位、权力等。这些不可一概否定。但人的欲望一旦过头,不但害人,而且害已。而人的欲望,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抑制的话,很容易过头。
特别是有能力、有贡献、有财富、有权力、有威望的人,一旦利令智昏,他们就无法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对集团乃至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
判断事物不以得失为基准,而以是非为基准。而“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谓“是非之心” 就是人本来就具备的良知。具体来说,就是做人应该正直,不应该虚伪;应该谦虚,不应该傲慢;应该勤奋,不应该懒惰;应该知足,不应该贪婪等。以“利他之心”而不是以“利已之心”,对面临的一场事情做出判断。
稻盛的利他哲学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和睿智,指明了人类前进的方向,稻盛哲学就是拯救人类的哲学。
不仅是企业的干部员工,不仅企业经营者们,而且各行各界的领导人,包括具备良知的各国的领袖们,都应该花时间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稻盛先生的利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