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吃饭吃到一半,就不老实待在饭桌上了,在屋里,突然跟我说要吃可可粉蛋糕,我说蛋糕没有了,心想不会又是一阵哭闹吧?这时老公回来了,儿子跟着他屁股后面:“爸爸,洋洋要吃蛋糕,给我做可可粉蛋糕吧……”昨天晚上洋洋也是提出要吃蛋糕,冰箱有几个在超市买的小蛋糕,老公为了省事把可可粉直接抹在了蛋糕上,我都不忍直视,洋洋却吃得倍儿香,嘴巴都塞满了。
老公回来一看饭桌上的菜,就皱眉头:“你又这样做,白瞎这菜了……”我告诉自己,让他说几句不会掉块肉的,不能动气,切忌切忌!老公把我做的菜一顿损之后就上厨房忙去了,心想居然不嫌麻烦去弄新的菜,让我无地自容摸?不吃拉到!过了一会老公从厨房出来,把一小盘蛋糕放在了桌上,原来老公是去厨房给洋洋做蛋糕去了。我知道他送了一天的水,现在好不容易下班了,肯定很累,但还是满足了儿子的要求。心里不由得很欣慰,洋洋有一个好爸爸。
老公一直在北京打工,在老家伺候完我月子之后就走了。儿子六个月和八个月时回来看过两次。儿子什么时候会翻身的,什么时候会爬的,什么时候会走的,他都不知道!从一个小不点到活蹦乱跳的小人儿,经历的艰辛,他无法感同身受!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爸爸,更何况儿子快两岁了还不知道什么是爸爸,这个很悲哀,加上自己一个人在婆婆家,人生地不熟,一直委曲求全,心情郁闷。于是在孩子一岁半左右就搬到北京,租住在十几平米的小平房里,一家团聚。虽然日子拮据,每时每刻都得为生计发愁,但乐在其中,穷人有穷人的活法。
刚开始跟爸爸一起生活,一岁半的儿子自然是认生不接受的,。很长一段时间,儿子都不能单独跟爸爸待在一起,必须我在场,所以老公根本帮不上什么忙。自己想洗个澡上个厕所儿子都得跟着,要不就只能等他睡觉之后。老公的工作也很忙,没有时间陪他,这使得儿子跟爸爸的感情一直进展很慢。
没来北京生活之前,我对老公在带孩子方面是没有信心的,觉得他没经历过十月怀胎的辛苦,养儿的艰辛,能否对孩子好?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老公很爱孩子,对孩子也很用心,很懂得孩子的心里。
我是个容易情绪化的人,没少对儿子发脾气,而老公一般都能很理智的处理,虽然有时候有点大男子主义,还动不动就说等儿子大一点就揍他一顿,但一直没动过手。能感觉老公真的很疼儿子,有时候比我还感性,儿子有什么细微的心里变化,他都能感受到。记得儿子刚上幼儿园时,老师要把儿子抱走,儿子死死拽着我的衣角,最后还是我硬把他的小手掰开了,这情景被老公看在眼里,回家路上,责怪我为什么硬生生把孩子给推开了,就不能处理妥当一点!眼里充满了怜爱和愧疚,我又何尝不是,好在洋洋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现在幼儿园上得很好。
一个家,父亲和母亲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母亲负责唠叨,温柔体贴,多愁善感,细心周到;父亲负责内敛,严厉,稳重担当,勇敢,不拘小节。孩子在这种对比中获得健康的身心,人格的完善。我庆幸及时的把孩子带到爸爸的身边,让他获得爱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