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主要业务为输变电业务(特高压龙头)、新能源产业及配套工程、能源业务,三季报营收为391亿,净利润为51亿。业务延伸到新能源,刻画为一家综合公司。
三季度同比增长来看,特变电工爆发增长受益于煤价和硅料价格的变动,能否持续,下面来探讨一下。
1、子公司新特能源实施了多晶硅料的扩产计划。
目前新特的多晶硅料家改造后产能大体在10万吨,内蒙十万吨扩产项目已经启动,到23年20万吨产能,对比下游硅片和电池片的大幅扩产计划。
而且公司扩产的产能已经预先取得了长期订单,23年多晶硅料价格维持比目前价格降低50%在10-12万元每吨的话,公司能录得毛利100亿至140亿毛利,净利70-100亿,折合母公司净利约40-70亿。
新特能源也启动了回上海科创板上市的计划,一旦对母公司特变电工股份增发完毕,科创板上市预期开始兑现,回到科创板突破千亿市值是可以预期的,大体市值给特变贡献600亿。
特变电工、新特能源是国内第一批开拓多晶硅料的先驱性企业,随着光伏行业进入爆发上升期,其新建产能平均成本迅速降低,老产能也客观反转形成了大幅盈利的规模优势。
随着公司多晶硅产能和销量向20万吨推进,可以说公司是光伏行业最紧缺的多晶硅环节不折不扣的产业龙头,其历史和现实定位值得重塑!
2、公司的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业务进入长期上升期,整体估值存在系统性提升机会。
子公司天池能源申报了100万吨工业硅产能,特变电工作为新疆光伏产业链的龙头企业,集团储备有亿吨硅石矿、公司有富裕煤炭产能和自备电厂、下游有需要工业硅原材料配套的处于全国第一阵营的多晶硅产能,它拿到部分整合后的工业硅产能做产业配套应该是可能性比较大的。
特变电工工业硅项目上马50-60万吨是可以预期的!
60万吨工业硅是什么概念呢?以目前2-4万元一吨的价格大体有150亿-200亿的销售收入,40到60亿的利润。虽然说工业硅随着云南四川限电结束后价格会回落,但是今后三四年巨大的多晶硅和有机硅扩产产能又会拉动工业硅产能需求,价格整体波动上升的态势不会改变,所以一旦特变电工工业硅产能部分落地,其光伏最上游形成40亿利润、多晶硅环节形成70、80亿利润、下游光伏电站也会形成数亿利润,其光伏产业链能源端的利润会达到100至120亿利润水平,为公司市值重新定位的留下了巨大空间范畴。
3、公司与新能源相关的特高压和电网配套业务进入上升期,需要重新估值。
首先是国家电网公告未来五年会投资两万亿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其升级成分大部分就是对新型能源的并网和传输,特变电工的特高压业务、变压器业务和电线电缆业务是直接受益业务。
再看看这个投资界的传闻:
风光大基地呼之欲出,高度重视为产业链带来的强弹性。
1、中国正在规划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预计整体总量为400GW,预计有一半的规模将在十四五建成,这是继整县推进之后,新能源国家的又一重大规划,将推动中国新能源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我们预计十四五年均新增装机将从100GW上调到130-150GW,比预期提升30%-50%。
2、其中预计风电光伏各占一半,另有少量光热项目。
3、风光大基地主要分布在沙漠与戈壁,围绕已有的特高压送出线路(旨在提升存量特高压利用率)和规划特高压线路,土地成本接近0 ,收益率强于普通电站。
风物长宜放眼量,谢谢阅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