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母亲节的红包想起……

母亲节快乐
                        1

今天早上在几个学习群里有好几个同学发红包,祝群里每一位为人母及群里每一位的母亲节日快乐。发红包者的本意是送来祝福,我心里也可以感受得到。可是在领取红包之前我总是会纠结,每次点开都希望看到的是红包已领完,当红包还有的时候,我就过会儿再重新打开看看,可能这样重复两三次。此时如果看到还有红包,哈哈,我觉得也许这个红包是属于我的,那我就收下啦!(觉察自我:我是真的从心底里不想领这个红包吗?如果不想领,就不可能一次次打开。

                          2

如果让我选择发红包和抢红包,我可能会选择发红包。这要说起在车友群,我是群管理,我一高兴(我不高兴的时候很少)就发个红包,因为几乎每天发,有时候还不是发一次。有朋友因此就私下找我,和我说你这样发红包有什么意义啊,那些领到红包的人有的连谢谢两个字都不说,而且即使说谢谢的人又有谁领你的情呢,谁会记得你发过红包?(进一步觉察自我:发红包时如此轻松是我更喜欢付出,在我付出的时候,我体会到什么了呢?


朋友是好意,我懂。可是我觉得发个红包一个是活跃气氛,另一个是在别人打开红包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很幸福。(觉察朋友:朋友是把我当成TA了,TA所说的投射出TA的观点,“TA所不欲施之于我”

面对红包,在领取和发送时,我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做法呢?

回到第一个情境,我不想领取红包是我不喜欢麻烦别人,不想从别人那里索取。记得有句话:麻烦别人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所以现在我也在努力改变自己,从领取别人红包开始。

那么说一下第二个情境,发红包使我快乐,因为是在付出,不需要别人的回报,我只管付出我的就好。

不知道我是不是受这句话的影响——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给”和“拿”的对象是指:如果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把美好的东西留给人们,向人们提供美好的一切,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非常愉快,整个世界也会变得无比美好。我们绝不能学那种只知道向社会伸手索取的人,他们也永远得不到幸福,感觉不到愉快。只有奉献才是最美好的,也才是最能让你愉快的。(这就是晕轮效应

所以在我原来看来,“给”和“拿”是相对立的。而心理学上讲,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它的对立面,是统一在一起的(对立统一律)。两个互为极端事件之间的相似度一定高于其中任何一端和中间事物之间的相似度。只有掌握了同时思维,我们才能跳出来去看待一件事情。比如生离不开死,高兴离不开悲伤等,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基于这个理论,我要像个小学生一样从头开始学习如何“拿”。
(此处感谢明鹏师兄,因为我记不清上面观点原话,向他请教了——学会麻烦别人,也是我改变的一步哦!)

从今天起,我看到红包就第一时间打开,是不是会很开心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