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时光我与老师们共同开启共读模式,聆听陈蕾老师线上音频的共读课程,阅读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在共读中慢慢改变理念,了解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的优势。我们在阅读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在共读完第一、二模块后,我有以下收获和反思:
要想改变理念就要先“相信”,相信“技术会推进更好的教育”,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紧靠“相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离开舒适区,坚持刻意练习,去付出行动与努力。我们要在探索中思考,在实践中反思,慢慢转变原本教师主导的教学流程,感受技术给课堂带来的魅力,使教学朝向更为生本的课堂前进,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
教师应当牢记教学心法”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也就是在课堂教学里,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声筒,我们要改变传统课堂的满堂势的一味灌输,教师占用的时间要少、说话要少、提示要少,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的学习留下更多的时间,营造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师备课准备的课件内容要少,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课堂生成;进度要适合所教授的学生。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放下“执念”,闭上嘴巴,让学生成为课堂里的主演。
在平时上课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弄清楚技术使用的目的,发挥技术的优势,努力转变课堂形态,构建调动思考力的高效课堂、建立合作意识的团队合作学习课堂、任务驱动的学生中心课堂。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比如互动课堂的四要素:个人抢权、随机挑人、小组计分板、全班IRS问答。个人抢权:学生可以通过手中的反馈器来抢作答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机挑人:每个学生都有被挑中的可能,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具有公平性和随机性。小组计分板:评价每个小组课堂表现的呈现方式,可以凝聚小组内的向心力,营造小组间的比、赶、超的竞争氛围。全班IRS问答:让全班学生按下手中的反馈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汇总出的答题情况统计图,可以精确地知道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便于教师进行精确的教学决策,发掘教学上的盲点。与传统课堂相对比,这些课堂互动可以触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便于教师掌握学情,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先改变理念,再活用技术,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和媒介,想要创造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和方法高于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思考与调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策略。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这条漫漫长路中,我们应上下而求索,用未来的每一天精进自己的教学,成为坚定的学习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