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70后姐姐的碎碎念,喜欢读书写作,退休后闲靖少言,不慕荣利,发现一个很顶级的心态,就是允许一切发生,不停止手头所做的每一件事。
雨后,继续跟着先生到山坡上种地,趁着雨后土地湿润松软,把砂石地里的35棵地瓜苗移栽到梧桐院子新地块,先生的地瓜苗也住上了环境优美的别业。
不停耕种,不停劳作,种菜种地也是一种修行,当下尽心尽力,事后落子无悔。把每一个当下都过得很认真,把一天天串起来就是无悔的一生。
宁静在我昨天文章《52岁,发现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做好给85岁的婆婆理发这样的小事》后面留言,“看到最后我笑了,机器人理发会不会一言不合把头发都剃光了。”
看到这里,我也是笑了,我喜欢有奇思妙想的小伙伴。我觉得等我们老得走不动了的时候,智能机器人已经完全能够理解人类指令,要光头就光头,要三毛就三毛!
而竹小凹留言说,"理发的事,我经常给先生理发。"我在心里赞叹,连给男士理发这样的技艺也能掌控自如,有智慧的人,果然是没弱项,样样行。
悠然一见说,“前几年居家的时候,我不到70岁的母亲开始学着给父亲理发,现在已经完全不用去理发店啦!杨绛和钱钟书老年就是相互理发的,我仿佛看到了老太太给老头儿理发的温馨画面,感动。
今天早上听了润总的文章,大开脑洞,100年后智能体如何评价刚刚过去的618,为什么618买买买,为什么双11买买买,你可能会说,打折啊,便宜啊,把几个月的饭攒到一天吃完,这一天前后一个月都饿着,床底下都囤满卫生纸,以为自己赚到了。
对,这一切,好像都不那么高效,不那么理性,还不那么正确。
润总的结论是,它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为了促进消费,不是为了拉动增长,而仅仅是,为了给亿万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里,创造一个可以全情投入、尽情享受的、盛大的“乐趣”吧。
我生活极简,基本不买,可能也少了很多买买买的乐趣吧!
但是,我也有我的乐趣,比如跟着先生种菜种地。有人留言说,看你能玩到什么时候,还有是更甚的一条让我移入了垃圾箱。言外之意,吃饱了闲得没事干,看你能蹦达几年。
很多公众号写作者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说实话,我已经提前做好了思想准备。我是一个普通的退休人,心有微光,愿用自己的真诚和真实写作,而网络是面向大众开放的,我也管不住有的人平白无故的讥讽。
那就不理会,不在意,不回应。有赞美也有嘲讽,大千世界,很正常,我只去做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比如种地。
昨天的雨还不小,应该差不多下透了。早上五点醒来,因为阴天,天空没有往日那么亮堂。先生在小阳台,我问先生,今天不去种地吗?先生说,去也行啊!好像没计划的样子。
我说,你不是想移栽地瓜苗吗?先生说,好啊,你也一起去吧!行。
什么时候我也热爱上种地了。先生说走就走,还喊我,快走,快走!
这厢还没收拾完整,先生那边电梯门已经等着了,我只好一边踢踏着鞋子,一手拎着袜子进了电梯。
先到家附近的砂石地,对,说好的13号平整修路,到现在也没动静。有了梧桐院子大别业,也不能让菜苗们住茅草屋了。
先生4月26日种下的38棵地瓜苗,在没有营养的砂石地居然成活了35棵,而且没浇过水,长势很好,地瓜真的是耐旱植物,其中一棵打根茎已经粗大,有点想结地瓜的意思了。
趁着雨后土地松软湿润,先生用铁锨深挖,尽量不刨断地瓜苗的根须。植物和生命力真的很强大,地瓜根系发达,须须蔓蔓向四处延伸,去汲取任何可能存在的营养。
我把地瓜苗收拾好,放在一个塑料袋,跟它们说,你们要起驾到大别业了。
顺便拔了几棵小葱,摘了一些油麦菜和生菜叶子,这可是自家菜地的收获。欢言酌清茶,摘我园中蔬。
雨后的清晨,天空是安静的,梧桐院子是静悄悄的,扛着锄头,沿着满是腐叶杂枝的崎岖小路上山。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响东菑。
在这样的阴天让地瓜苗搬家,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先生前几天已经打好了垄,用小锄头在垄脊上挖坑,还是像第一次栽种一样,挖出一个稍长一点的坑,让地瓜苗们躺在坑里。
先生一边栽种,一边说,要保持它们原来的姿态。原来仰着脸睡觉,现在就不能让它趴着;要让它们的根舒展些,不能蜷着。
还说,这里的土一点石头都没有,对你们已经很好了。已经不是跟我说话了。我想,这35棵地瓜苗要是一群小狗小猫,肯定会回应先生说,我们很喜欢这个新家,会好好长大。
移栽完成,先生继续规划土地使用计划,这里种啥那里种啥,周边想种香椿树,再种棵杏树,再种棵葡萄树,看着光秃秃的地,我充分发挥文科生的想象力,蔬菜满园,瓜果飘香,那成色,绝绝子。
先生说,别闲着,你继续去捡核桃皮吧!我发现在地里好像有干不完的活,跟家庭主妇的家务活一样一样的。
一边捡核桃皮,一边听文章,一边玩儿,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小蚂蚱,掏出手机拍照,这么近,居然没吓跑它,野外的小精灵。
回到家,冲了一碗鸡蛋汤,把新摘的蔬菜洗一洗,洒点番茄酱,还有半个烧饼,这健康早餐,真香。
感谢您的阅读,我的文字是一如既往的陪伴,让我们一起把余生过得很诗意。
如果您也喜欢,请点小红心加持,让更多的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