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手指、硬背?你在糟蹋孩子的天赋。

很多人把学龄前孩子的数学思维启蒙当作数数:

让孩子背1、2、3、4……

背5以内,10以内……

再顺着背到100……

甚至倒着背……

你还是这样的家长吗?

虽然数数是理解数字的一个方法,但会背不等于会数,背熟也不等于理解,仅仅会背更是不够。

我侄子3岁时能从1背到100,而且很溜,但是我让他拿5块巧克力,他却胡乱抓了一把。

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他的意识里,背1到100就像背儿歌,他并没有把数字和数量对应起来,不知道数字5代表5块巧克力的总数这个概念。

仅仅让孩子背数字的家长可以验证下,一边放7颗豆子,另一边放8颗豆子,问问孩子哪边多?

如果孩子犯了迷糊,那就是没能真正理解数量的含义。

也就是用错了思维启蒙方法!

孩子有思维能力的敏感期。也就是说,传说中的数学天赋确实存在,但只有抓住童年的学习敏感期才能拥有,而错过了,就只能叫悔不迭。

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孩子小时候,最重要的是建立思维模式,获得构建大脑认知示意图的能力。

你让孩子正着背、倒着背数字,对孩子说多少句“2+2=4”,也抵不过理解。因为只有知识,但不知道其中的关系,那孩子大脑中的认知示意图是不完整的。

简单打个比方,知识就像一座陌生的城市,思维能力就像地图。

如果没有地图,你会很吃力地到达目的地,甚至可能迷路;但如果一开始就有地图,你就能设计出正确的路线,甚至有整个城市就在脚下的感觉。

有了思维能力,孩子就能轻松地掌握知识。虽然他现在知道得不多,但是他会慢慢地把所有学到的知识连接起来,地图越来越大,越来越详细。

数学思维启蒙可以分为数算思维、空间和几何思维、测量和对比思维这三大类。

我们家长不是专业的教师,甚至自己的数学成绩也不好,无法系统地教孩子。

然而,其实我们家长可以引导的,是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以及鼓励孩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让孩子产生数学带来的成就感。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说说我在生活中引导孩子的小方法:

一起玩七巧板,认认三角形、圆形;

再在生活中进行图形的联想,比如将满月联想到圆形;

孩子大点时,可以问问孩子:冰淇淋像哪两个形状在一起?

孩子大点时,问问孩子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数买了几个肉包、几个菜包,一共几个包子?

楼梯有9层台阶,爬了1层,还要爬几层?

只要有这个意识,思维能力的启蒙方法简直无处不在!

生活处处是数学,就让我们用正确的思维启蒙方法,尽情发挥,启蒙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启发他用数学解决问题,激发他对数学的兴趣。

让孩子像玩游戏一样喜欢数学,进而发掘孩子与生俱来的数学思维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