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个画家在咖啡厅里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就开始在餐巾上画了起来。坐在他旁边的女士看到了,觉得他画得非常好。画家每加上一笔,餐巾上的画便又灵动了几分,非常神奇。几分钟后,画家的咖啡喝完了,准备离开,刚想顺手把那随意之作丢进垃圾桶里。那女人开口说:"能把那餐巾给我吗?我愿意出钱买。"那画家说:"当然可以,不过你得为此支付两千美元。"那女人一下懵了,一条廉价的餐巾,只不过用了两分钟在上面作了幅画,怎么我就需要为此支付两千美元?那画家接着说,"这副画看起来我只用了两分钟,其实这耗费了我60年的时间。"
后来过了很久,这女士才知道,当时在咖啡厅遇到的那位画家,他叫毕加索。成长需要时间,而不只在一朝一夕。每一座被征服的山峰,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虽然我们无法瞬间到达山峰,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加快我们赶路的步伐。若是我们掌握了更好的登山技巧,我们也就能更快地到达山顶,感受那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回到我们的007社群,我们聚在这里,不也是想找到更多同行的登山者,不也是想学到更多的登山技巧吗?漫漫成长之路,谁不想自己能早一些登上山顶。我们来到这里最大的刚需,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成长,成为自己心目中更好的自己。
针对这一目标,逐渐地制定适用我们的新规则,也许我们能将75班打造成更好的成长社区,每个人都有机会快速成长。
要想成长得更快,一个更加宁静,更加专注于成长的社区也许是大家所需要的。群里鼓励出现更多有助于成长的信息(如"心理分享会"的链接、能帮助纠正错误认知的好文章等,任何有助于成长的信息都鼓励发表,每一篇好文章,每一个分享推送,我们都有可能可以从中更新我们的认知,减少我们的无知),减少群里无助于成长且影响注意力的消息等。珍惜时间,减少对注意力的干扰,更专注于我们的成长是其中的关键。
我建议可以试着打造专属于75班的"加油两小时"讨论区。七天一次的"加油两小时"的定位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与高质量的回答,推动高质量的成长。有任何成长上的疑惑,都可以在这固定的时间段内和战友一起讨论,即使也许大家都不懂,但问题常常就会在讨论中得到解决。这是一个相互解惑,共同成长的交流方式。我们都有着同一个目标。
这里有几个疑问,以及相应的回答:
1.问:这个"加油两小时"讨论区的主要开展形式是怎么样的?
答:若是在工作生活、阅读学习中,遇到了令人疑惑不解的难题,在指定的两个小时内,可以在群里向大家请教,或是发起讨论。对话题感兴趣的人可以对问题进行回答,或是参与讨论。
2.问:会不会打扰社群里的其他战友?
答: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对其他战友的打扰,所以才特意限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而不是白天的工作时间也有人提问。这也是响应社群的定位的结果——"打造一个宁静,且更专注于成长的社群"。宁静是为了让战友能有自己更多更专注的学习和工作时间,不被打扰。固定时间的交流讨论是为了能帮助解决战友自己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使不能解决问题,从讨论中得到启发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3.问:班级太宁静,会不会影响班级氛围?
答: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增加对相互的了解,甚至聊得不够尽兴时,还可以私下请教,这样更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互动。这样的交流对于班级氛围的升温也更有效。
4.问:那这种方式会不会增加了回答者的"麻烦"?
答:上学时期,班里排名靠前的学霸总是很愿意回答同学的问题,你甚至可以回想起那个场景——他突然发现你问的问题他也不懂,或是他也说不明白,他不但不怕麻烦,反而很愿意私下再去思考弄明白,再回来教你。其实这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甚至是深化你对问题的认知的过程。也是输出倒逼输入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当你表达清楚了,对方才刚想明白时,你却已经拥有了更本质的认知。就好像庖丁解牛,庖丁在教别人如何用刀一片片地解牛时,别人学会了,而庖丁却对牛的肌肉构造有了更深的理解。教是更高要求的“掌握”。不仅要教会,还要教得好。
5.问:我在讨论区可以问什么样的问题?
答:任何成长上的困惑都可以提问或发起讨论,甚至包括这样的小问题:我总是想吃东西,我怎么才可以更好地控制我的食量?
6.问:会不会我提出了问题却没有人回答?
答: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有可能是自己提的问题太简单,在百度上就可以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个有诚意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好问题。一旦有大家都感兴趣的好问题时,大家都会很愿意参与进来讨论。
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没有表达清楚,或是群里没有人擅长回答这个问题,其中,提出好问题是更多人回答的关键。虽然提的问题有可能没有人回答,但这种方式却给自己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相比于那些选择忽略问题的人,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获得成长。
关于提问题的注意要点,以及提高自己的"提出好问题的能力",李笑来的专栏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