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形状-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1.营销规划的终极目标,是将一个概念植入顾客心智中,但有时借用已经存在的概念“搭个车”会更简单。例如,红十字会、相比抗击艾滋、结核和疟(nue-4)疾的全球基金协会,更加广为人知,因为更容易视觉化,更容易被熟悉记忆和方便传播(或许,“伤员救济”比“红十字”更加具象,也更有实际含义,但是比较难视觉化。)。换句话说,在寻找视觉锤之前,你有时要先把钉子打磨尖锐。
2.在寻找可寻的视觉锤时,简单是你的指导原则,尽管很多简单的形状图案已经被使用了。例如,“靶子”形状被汰渍运用的很有效,同时汰渍也是新品类中的第一品牌。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创造一个独特的新形状。
3.很多品牌会面临这样一个困境,视觉锤仅仅成为了该品牌的速记符号(例如很多品牌的logo,即为品牌名的首字母。)。为视觉锤取一个名字,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可以强化其独特性。例如可口可乐的“曲线瓶”、奔驰的“三角星”、耐克的“钩子”和麦当劳的“金拱门”,这样就比“仅仅是符号”,多走了一步。
4.要判断一个视觉锤是否有效,你需要不断问自己,这个视觉锤在表达些什么?
5.另外要注意的是,视觉锤的形状,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例如方形常常跟保守、枯燥等联系起来,圆形常常跟柔和、圆润等联系在一起。当然具体情况,具体考虑。
6.关于更换品牌形象(品牌体验),例如换名字,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顾客的学习成本,随着品牌资产(旧名字)的流失,顾客要多久才能将新名字与品牌关联起来?